[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22681.4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7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峰;吴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安之斐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具有触摸感应单元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例如,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平板式计算机、智能手机和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等。这些电子设备通常包括显示单元,以便于播放视频文件和/或向用户显示文本文件、图片、信息等。另一方面,为方便用户的操作,在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中,通常包括键盘(例如,硬键盘或虚拟软键盘等)、触摸屏等输入设备。例如,用户可在触摸控制区域上进行诸如单击、双击、拖曳等动作来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
随着技术的发展,处理器的处理能力提高,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为用户提供的功能不断增多。然而,触摸操作的种类对用户能够通过触摸进行的控制种类造成局限。虽然,为了满足的对于触摸控制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已经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例如,但是在这些解决方案中,通常需要用户进行较为复杂的触摸输入,对用户的要求较高,并且容易造成电子设备的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触摸感应单元,包含第一触摸感应区域和第二触摸感应区域,配置来检测位于第一触摸感应区域中的第一触摸操作和/或位于第二触摸感应区域中的第二触摸操作;处理单元,与触摸感应单元连接,配置来当触摸感应单元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根据第一触摸操作在第一指令集合中确定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显示单元所显示的内容,以及当触摸感应单元检测到第二触摸操作时,根据第二触摸操作在第二指令集合中确定第二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显示单元所显示的内容。
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可设置有多个触摸感应区域,并且每个触摸感应区域可对应于不同的针对显示单元中所述显示的内容的指令集合,处理单元可根据触摸感应单元检测到的触摸操作所位于的触摸感应区域来确定相应的指令集合,并且在所确定的指令集合中获得与该触摸操作对于的控制指令。从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在增加触摸控制指令的种类的同时,减少电子设备对于用户触摸输入的误判,并且便于用户对显示单元中所显示的内容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例性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触摸感应区域和第二触摸感应区域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触摸感应区域和第二触摸感应区域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触摸感应区域和第二触摸感应区域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触摸感应区域和第二触摸感应区域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例性框图。
图7是示出了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的一个示例情形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了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示例情形中的第一子显示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步骤和元素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对这些步骤和元素的重复解释将被省略。
在本发明的以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指的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平板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手、智能手机、游戏机和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等。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示例性框图。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单元110、触摸感应单元120和处理单元130。
显示单元110可根据处理单元的130的指令,向用户显示文本、网页、图片和/视频等文件。触摸感应单元120包含第一触摸感应区域和第二触摸感应区域。触摸感应单元120可检测位于第一触摸感应区域中的第一触摸操作和/或位于第二触摸感应区域中的第二触摸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26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