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造纸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2748.4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9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姜浩;胡干干;韩敏;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F5/02 | 分类号: | D21F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孔丽霞 |
地址: | 2151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造纸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造纸领域中,采用烘缸对纸幅进行干燥是一种常见的干燥方式,这种造纸设备的干燥部包括烘缸及对应的压辊和抽吸压辊。压辊和抽吸压辊一般均设置在烘缸的下方,且压辊和抽吸压辊上包绕毛毯。湿的纸幅经毛毯的传递在抽吸压辊处转移至烘缸的表面。湿纸幅在烘缸表面运行过程中,在经过压辊的位置时,压辊朝向烘缸抵顶,湿纸幅受到压辊及毛毯的挤压,其内的部分水分被转移至毛毯上,去除部分水分后的纸幅继续运行在烘缸表面被烘缸的高温去除水分直至从烘缸表面脱离并传递至下游再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烘缸工作时温度可达120~140℃,烘缸从室温上升到所需温度的时间,即所谓的暖缸时间需2小时左右。如果造纸过程中出现造纸设备的控制程序异常,或者压辊抵靠在烘缸表面上提供的压力异常等情况,需要短时间停机进行调试。如果发现问题就马上停机,在重新开机前给压辊加压过程中,由于压辊的辊面位置会变化,同时加压过程中压辊可能产生一个比正常工作时的压力大的极限压力,导致压辊上的毛毯与仍处在高温状态的烘缸辊面接触,使得毛毯被烫坏。为避免这种情况,目前采取的措施是让烘缸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再停机作业。因此重新开机的过程中压辊上的毛毯即使与烘缸表面接触,也不会被烫坏。但烘缸冷却至室温需4小时以上,开机作业时又要再次进行暖缸的过程,因此不但严重妨碍作业进程,还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造纸设备。
一种造纸设备,包括烘缸及与烘缸对应设置的压辊,压辊的辊面上设置毛毯,压辊用于朝向烘缸的方向抵靠从而挤压位于毛毯与烘缸辊面之间的纸幅,烘缸固定在机架上,压辊具有辊轴,该造纸设备还包括枢接在机架上的垫块,该垫块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切换,该造纸设备正常工作状态中,垫块处在第一位置,且垫块与压辊的辊轴不接触,该造纸设备开机时对压辊加压的过程中,垫块处在第二位置,且用于在压辊的压力异常的情况下与压辊的辊轴抵接,以防止压辊的辊面位置变化导致毛毯与烘缸辊面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造纸设备通过设置垫块,可在该造纸设备短暂停机后重新开机的过程中,避免其压辊加压过程中压辊的辊面位置变化导致压辊上的毛毯与烘缸辊面接触,从而避免高温的烘缸将毛毯烫坏。因此该造纸设备停机后重新开机的过程无需等待烘缸自然冷却至室温的时间,相应地也可节省重新暖机的时间以及能耗。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造纸设备中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分别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造纸设备中的压辊处于两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造纸设备中的限位块和垫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分解图。
图6为图4中的限位块和垫块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后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27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