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时频域可控震源近地表吸收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3261.8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5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凌云;高军;张汝杰;郭向宇;李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刘天语;任洁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频域 可控 震源 地表 吸收 补偿 方法 | ||
1.一种时频域可控震源近地表吸收补偿的方法,特点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使用可控震源激发并记录地震波数据;
2)将地震波数据在时频域进行分解;所述的分解是在频率域采用余弦函数构造的分频滤波函数对地震波数据进行分频处理;
3)对步骤2)分解后的各个频段的分频数据进行共炮集频率域中值滤波,产生每一个频段的炮集模型道;
4)采用高阶e指数函数作为近地表吸收衰减的拟合函数,利用炮集模型道数据拟合求取每一炮各个频段的统计吸收衰减函数;
5)将扫描信号在时频域进行分解为不同的频段,利用吸收衰减函数在相应频段形成全频带的扫描信号,处理得到含近地表吸收的扫描信号,再与原始扫描信号相关,得到含近地表吸收的可控震源模拟子波;
6)将步骤5)得到的每一炮的含近地表吸收的可控震源模拟子波,应用最小平方算法求出反褶积因子,应用至对应的炮集数据;
7)对所有炮数据进行步骤1)-6)的处理,实现时频域可控震源近地表吸收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点是步骤2)所述的分频滤波函数是在频率域将0-fN折叠频率平均分为17~25个频段,在每个频段用余弦函数产生一个滤波器,相邻每个滤波器重叠一半,构造覆盖全部频率的多个滤波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点是步骤3)所述的中值滤波是将某一炮点或检波点各个地震道按采样点排列后取中值,获得炮集模型道。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点是步骤4)所述的拟合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为振幅;—中值统计滤波;Xij(t,fk)为分频后的炮集数据;fk为第k个频带;tn为采样时间;i—炮号;j—道号;
其中:αi(t,fk)=α0(fk)+α1(fk)t+…+αp(fk)tp (3)
式中:αi(t,fk)为第i炮的拟合函数;p为拟合阶数,为3~5;αp为拟合系数;fk为第k个频段;k=1,2,…,N,k是指步骤2)所述分频段的序号,N是频段的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点是步骤5)所述的分解是将扫描信号按步骤2)的方法分解为不同的频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32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