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润滑装置和包括它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3270.7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1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雁;阮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66 | 分类号: | F16C33/66;F16C35/06;F16N1/00;B66B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方本律师事务所 31269 | 代理人: | 余全平;吴晓鹏 |
地址: | 215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润滑 装置 包括 自动扶梯 自动 人行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润滑装置,其用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传动轴承、尤其是主传动轴承,所述轴承润滑装置出于润滑目的对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一部分进行结构改进(F16N 1/00)。并且本发明还涉及包括所述轴承润滑装置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
背景技术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支承轴承通常采用免润滑的方式。但是,对于温度较高的环境,由于润滑油脂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变软和流失,从而影响轴承的润滑,导致轴承发热、产生噪音等,甚至导致轴承卡死的严重的后果。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传统的油路布置,由于油嘴3被链轮1、桁架2等包围着,导致需要对轴承4进行润滑油补充时,加油枪很难接近油嘴1。
专利文献No.CN200580010960.5公开一种具有改进轴承润滑的机器,在图2-5中可以看出,润滑油路通向在两个轴承之间的空腔。
专利文献No.CN200920200555.5公开直交轴齿轮箱输入轴轴承润滑油路,其中,所述轴承套上开有将进油道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之间空腔连通的进油孔。
专利文献No.CN201120179812.9公开一种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循环润滑油路,其中,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上设有径向油孔及沿孔内壁圆周的环槽B,该油孔与环槽B对齐。
专利文献No.CN200710023904.6公开了一种润滑状态良好的拉矫机托辊轴承的润滑结构,包括轴承座和轴承,在轴承座的底部设置有与轴承中的轴承油槽相通的下部通道,在轴承座的上部设置有与轴承中的轴承油槽相通的上部通道,并在下部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螺栓堵头。
然而,上述已有技术无法完全应用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技术领域,也不能完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达到方便轴承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改善轴承的润滑、延长轴承使用性能和寿命的技术效果。
为此,本发明提出轴承润滑装置,其用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支承轴的轴承的润滑,所述轴承包括外套圈、滚动组件和内套圈,所述轴承的内套圈安装于所述支承轴的第二轴颈体上,所述轴承的外套圈安装于轴套的第一端部内,并且所述第一端部具有轴套法兰,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润滑装置包括油嘴、镶块上的第一孔道、轴套上的第二孔道和所述轴承的外套圈上的第三孔道;
所述油嘴安装在所述第一孔道中;所述镶块与所述轴套法兰连接在一起,并且将所述镶块与油嘴设置在所述轴套法兰的轴套侧;所述第三孔道贯穿所述外套圈的外表面和内表面;
并且,所述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和第三孔道构成连通的油路,从而,由所述油嘴注入的润滑油能够到达所述外套圈的内表面,进而对所述滚动组件进行润滑。
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维护人员向轴承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润滑油脂、改善了轴承的润滑、延长了轴承使用性能和寿命。
本发明还涉及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包括本发明所述的轴承润滑装置或其实施变型。改进后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从而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特征、优点和特性通过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得以更好的理解,附图中:
图1示出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组合式链轮在支承轴上的安装与支承结构,其中使用传统的油路布置。
图2是图1的A区局部放大图,其中示出传统的油路布置。
图3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组合式链轮在支承轴上的安装与支承结构,其中使用本发明的轴承润滑装置。
图4是图2的B区局部放大图,其中示出本发明的轴承润滑装置。
图5是本发明的轴承润滑装置的分解立体视图。
在附图中,不同的元件使用不同的数字标记,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数字标记,其中,
1 轴承
2 油嘴
3 镶块
4 第一孔道
5 第二孔道
6 轴套法兰
7 空腔
8 环形凹槽
9 支承轴
10 轴套
11 外套圈
12 滚动组件
13 内套圈
16 组合式链轮
17 第一链轮
18 第二链轮
20 桁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32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