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发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3933.5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0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柱;高吭;李心平;罗四倍;贺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1/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清洁环保能源的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能源危机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寻找各种清洁、经济的可再生能源来代替那些日益枯竭的不可再生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一次能源主要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等,而对于这些能源的利用,主要依赖于它们在自然界的天然存在状态,例如修建水电站要在水流急落差大的狭窄处、太阳能装置需要安装在终年日照时间足够的地区,风力发电厂则建设在地平且广的高原,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地球上已越来越明显的留下了“人造”的痕迹,怎样将人类的建设活动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起来,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
现在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人们已逐渐意识到建筑与环境和能源消耗进行综合考虑的重要性,尽量避免无规划或错误规划所带来的人为灾害,例如对建筑的高度和密度进行合理设置和搭配,减少“热岛效应”和“狭管效应”等;在建筑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上,注意通风、隔热以及进行热量的回收或循环利用,以降低建筑能耗。事实证明,在整体规划和局部设计中趋利避害具有环境和经济上的双重意义。
在人造建筑与能源开发的综合考虑过程中,由于城市中建筑物互相阻挡,使得自然风无法被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多个高层建筑阻隔自然风形成聚风带的风力发电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组,还包括由多个高层建筑阻隔自然风形成的聚风带,聚风带两侧的建筑物的夹角呈110°—130°,聚风带的宽度为2.5—3m,聚风带每一侧的高层建筑至少设有两栋,每栋建筑物的长为60m以上,宽度为15m以上,高度为60m以上,每栋建筑物表面采用与流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001—0.005的建筑材料,聚风带每一侧的建筑物间距为35—50㎝,所述的发电机组位于聚风带内,包括多个竖直排列的发电机和由安装孔、内六角螺栓、安装平台、后支架、前支架、膨胀螺栓组成的安装支架,所述的每一台发电机都安装在安装平台上,通过使用螺栓连接将发电机固定在安装平台的安装孔上,所述的安装平台通过前支架和后支架支撑固定,安装平台距离地面距离为10m以上,两个安装平台的间距为2m以上,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一端通过使用内六角螺栓连在接安装平台上使安装平台固定,另一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楼侧墙上,使前支架和后支架支撑住安装平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城市节能水平充分利用了多座连体高层建筑的聚风效应,设计了几种多座连体高层建筑的聚风排列方法,使风汇聚于聚风带处更加有利于风的利用,同时小摩擦力建筑材料的使用,减少了风能的损耗,使风更加强劲,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然后给楼宇内公用设施提供工作所用电源,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安装支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直线型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抛物线型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双曲线型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示标记1、发电机组;2、高层建筑物;3、聚风带;4、安装孔;5、内六角螺栓;6、安装平台;7、后支架;8、前支架;9、高层建筑物侧墙;10、膨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39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智能传感器网络的隧道病害应急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更换钢连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