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4102.X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4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贾能勤;曹宏梅;胡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张荣义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电化学 发光 检测 三聚 方法 | ||
1.一种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三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三联吡啶钌/Nafion修饰电极的制备,包含以下步骤:
(1)用2#和5#金相砂纸抛光打磨玻碳电极,再用0.3和0.05μm的Al2O3抛光粉抛光,冲洗去表面污物;
(2)依次在体积比为1:1的HNO3溶液、无水乙醇、二次蒸馏水中分别超声1~2分钟,最后将处理好的电极用高纯N2吹干;
(3)取6~10μL2mgmL-1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溶液滴到处理好的玻碳电极上,室温下自然干燥;
(4)将3~6μL 0.5wt%的Nafion溶液滴加到经步骤(3)处理的玻碳电极表面,然后浸到1.0×10-3M六水合三联吡啶钌溶液中制备成修饰电极;
b、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三联吡啶钌/Nafion修饰电极对三聚氰胺的检测
在电化学发光检测仪上,使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三联吡啶钌/Nafion修饰电极进行定量检测三聚氰胺的含量,所述修饰电极在使用之前,使用二次蒸馏水冲洗,在pH值7~12的0.1M的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循环伏安扫描,所述修饰电极扫描电位范围0~+1.25V;
c、用电致发光检测器采集电化学发光检测仪产生的光信号,再经计算机数据处理后得到三聚氰胺样品的含量。
2.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三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的粒径为400~600nm。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三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乙醇、水、氨水和十六烷基溴化铵混合搅拌形成均匀的分散液,然后将正硅酸乙酯滴加到分散液中,反应10~20小时,反应产物经过离心、洗涤、干燥后,将干燥产物在620~670℃煅烧,即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
分散液pH值为9~12,其中十六烷基溴化铵含量为0.002~0.003g/ml,正硅酸乙酯与分散液的体积比为0.002~0.00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三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水合三联吡啶钌的结构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41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深度图像的人体姿态估计方法
- 下一篇:超声顺从区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