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杏超小卷叶蛾发生的预测预报方法及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4179.7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3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祝春;李金华;印福女;林飞虎;张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祝春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杏 超小卷叶蛾 发生 预测 预报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树木虫害发生的预测预报方法及防治,具体地说是涉及危害银杏树的主要害虫银杏超小卷叶蛾发生的预测预报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银杏超小卷叶蛾是银杏产区结果树的主要害虫。它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蛀食短枝或当年生长枝嫩茎,致死短枝枯死、果实脱落,长枝嫩茎枯断,受害的短枝第二年不再萌发,严重影响白果产量。
银杏超小卷叶蛾的卵(长0.7~0.9㎜,宽0.5~0.6㎜)且单粒散产于1~2年生小枝上,幼虫体长仅1.3㎜,均不易发现,通过观察卵和幼虫进行预测预报困难。成虫趋光性弱,晚上基本静栖不动,灯诱成虫法,进行预测预报也不适宜。过去生产中采用物候法,在银杏授粉后一周进行防治,此法受授粉日期预测结果的影响,且生产中预测预报被动,另外此法不能预测发生范围和发生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银杏超小卷叶蛾发生的预测预报方法及用途。
银杏超小卷叶蛾发生的预测预报方法,步骤如下:
1)选择标准地和标准株:根据银杏树生长区域总面积3%-5%设立标准地,标准地的挂果树不少于100株,按标准地银杏树挂果树总数的5-10%抽样选择标准株,标准株胸径15cm以上,标记标准株序号;
2)标记标准株树干表皮观察区域:在标准株树干中下部或标准株嫁接的分叉处向下用红漆笔划定上下各一周,上下两周间距为0.8-1.0米,量好周长和标记的高度,计算得到树干表皮面积S表=(C上+C下)H/2,其中上周长C上、下周长C下、高度H、表皮面积S表;
3)观察统计银杏超小卷叶蛾蛹壳数:根据银杏超小卷叶蛾的生物学特性,在银杏超小卷叶蛾成虫羽化期,每天上午10时进行标准株树干表皮标记区域蛹壳数的统计,逐株记录银杏超小卷叶蛾蛹壳数Y,为便于次日准确统计,摘除当日已统计蛹壳;
4)预测预报:①发生期预报:根据标准地中标准株树干表皮观察区域逐日逐株记录的蛹壳数累计,当累计蛹壳数占总蛹壳数最接近15%、50%和85%的三个日期分别定义为成虫羽化始盛期、成虫羽化高峰期、成虫羽化盛末期;根据银杏超小卷叶蛾的生物学特性,由成虫羽化高峰期,进而预测幼虫危害高峰期,以成虫羽化高峰期加14天确定幼虫危害高峰期,以成虫羽化高峰期后14天日均温度16.5℃为基准,日均温度每减0.8-1.2°C,历时天数增一天;日均温度每增0.8-1.2°C,历时天数减一天;
②虫口密度预报:虫口密度=Y总/S总,其中S总为标准地内标准株树干表皮观察区域面积之和,Y总为羽化期标准地内标准株树干表皮观察区域蛹壳总数;
③发生范围和程度预报:当虫口密度=Y总/S总=0时,该范围越冬虫口基数为0,该范围自身不发生;随着虫口密度=Y总/S总数值增大,枝被害率增高,发生程度加重;当虫口密度﹤10个蛹壳/m2,枝被害率﹤4%;虫口密度10-20个蛹壳/m2,枝被害率4-7%;虫口密度20-40个蛹壳/m2,枝被害率7-10%;虫口密度﹥40个蛹壳/m2,枝被害率﹥10%。
所述的银杏超小卷叶蛾发生的预测预报方法用于防治银杏超小卷叶蛾发生。
所述的防治银杏超小卷叶蛾发生方法的步骤如下:
1)当标准地的标准株上发现第一个蛹壳时,按质量份数将生石灰50份+80%敌敌畏乳油1份+食盐10份+清水190份或将生石灰10份+硫磺1份+清水40份配制成白涂剂,在树干或骨干枝基部涂涮,抑制成虫羽化;
2)当标准地的标准株上发现第一个蛹壳后6-8天,成虫羽化始盛期前,用40%乐果500倍液与2.5%溴氰菊酯500倍液按1:1混合后,喷湿树干或骨干枝基部后用塑料薄膜包扎,防治羽化成虫;
3)幼虫危害高峰期±3天,间隔6天用药两次或配合上述1)、2)防治方法,在幼虫危害高峰期±1天用药一次,所述的用药为用25%灭幼脲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树冠,防治幼虫为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方便可行。只要调查统计树干表皮蛹壳数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祝春,未经郭祝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41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