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4290.6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6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滨;罗善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8 | 分类号: | C09J175/08;C09J11/04;C09J11/06;C08G18/76;C08G18/66;C08G18/48;C09K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250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单组份 聚氨酯 组角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透明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制备聚氨酯预聚体:
制备聚氨酯预聚体的各原料按质量份计,包括:
小分子量三官能度多元醇5~10份、小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10~15份、中等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20~30份、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10~15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0~50份;
将所述小分子量三官能度多元醇,小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中等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加入到合成反应釜中,升温至50℃,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升温至60~80℃,反应3小时,合成反应完成,得到聚氨酯预聚体;
制备透明聚氨酯组角胶:
制备透明聚氨酯组角胶的各原料按质量份计,包括:
上述制得的聚氨酯预聚体50~70份、增塑剂3~8份、透明填料20~30份,触变剂10~20份、有机硅粘附促进剂1~3份、催化剂0.01~0.05份;
将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增塑剂、透明填料、触变剂、有机硅粘附促进剂和催化剂混合均匀后,即制的该透明聚氨酯组角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透明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聚氨酯预聚体步骤中:
所述小分子量三官能度多元醇的分子量为500-1000,所述小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00,所述中等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4000中的任一种,所述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8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透明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聚氨酯预聚体步骤还包括:
待合成反应完成后取样,并通过测试取样的粘度、异氰酸酯的百分含量来确认制得的聚氨酯预聚体是否合格步骤,若测试取样的异氰酸酯的百分含量为10~13%、在25℃温度条件下的粘度为5000~8000mPa·s,则确认制得合格的聚氨酯预聚体。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透明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透明聚氨酯组角胶的步骤中:
所用的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中的任一种;
所用的透明填料包括:透明粉和200m2/g气相二氧化硅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
所用的触变剂包括:比表面积为380m2/g的气相二氧化硅、聚酰胺蜡中的任一种;
所用的有机硅粘附促进剂为: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用的催化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双(二甲氨基乙基)醚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制得的聚氨酯预聚体、增塑剂、透明填料、触变剂和有机硅粘附促进剂、催化剂进行混合所用到的工艺包括:
利用高速分散与行星搅拌共存的强力搅拌设备,将增塑剂、透明填料、部分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分散,同时加热至60~70℃,加入触变剂,真空状态下保持搅拌1小时,降至常温后,分别加入剩余聚氨酯预聚体、有机硅粘附促进剂和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429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管道与承口密封的胶圈
- 下一篇:一种多向金属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