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材料信息提供方法和玻璃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27700.2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青柳繁;中村纯;立和名一雄;阿子岛淳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HOYA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C21/00 | 分类号: | C03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丁香兰;孟伟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材料 信息 提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供与玻璃材料的化学耐久性有关的信息的玻璃材料信息提供方法以及利用该玻璃材料信息提供方法提供信息的玻璃材料。
背景技术
在形成透镜或棱镜等光学元件的玻璃材料中可产生的表面劣化(白霉(白ヤケ)、青霉(青ヤケ)、潜伤(潜傷)等)与该玻璃材料的化学耐久性具有密切的关系。玻璃材料的化学耐久性是指玻璃材料成分与处理液(清洗液、研磨液等)发生化学反应时的耐久性,具体地说,包含耐水性、耐酸性、耐洗涤剂性等。这样的化学耐久性因玻璃材料的化学组成而异,因此在玻璃材料评价中是必不可少的。
以往,玻璃材料的化学耐久性根据由日本光学玻璃工业会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和评价,其结果由玻璃材料制造商提供玻璃材料的化学耐久性。更详细地说,根据基于例如日本光学玻璃工业会标准JOGIS07的规定内容,对各种光学玻璃的粉末法耐水性(DW)、粉末法耐酸性(DA)、化学耐久性(D0)、耐潜伤性(DSTTP)、耐潜伤性(DNaOH)、表面法耐青霉值(Tblue)进行试验并评价,关于这些各种指标,分类成1~6级(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光学玻璃的化学耐久性的测定方法(表面法)(光学ガラスの化学的耐久性の測定方法(表面法))”、日本光学玻璃工业会标准JOGIS07-1975
非专利文献2:“技术情报(化学性质)(技術情報(化学的性質))”、[在线(online)]、HOYA株式会社光学事业部、[平成23年9月7日检索]、英特网<URL:http:∥www.hoya-opticalworld.com/japanese/technical/003.html>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由上述现有方法提供的玻璃材料的评价结果信息中,有时会产生以下所述的问题。
例如,若基于现有的评价结果信息,被称为“FDS18(HOYA株式会社制造)”的玻璃材料的6种(DW、DA、D0、DSTTP、DNaOH、Tblue)化学耐久性均为1级,可知具有优异的化学耐久性。然而,在经过针对该FDS18的磨削工序、研磨工序、利用清洗液的清洗工序等而制作光学元件透镜的情况下,在直至对透镜表面涂布防反射膜的期间,有时会发生在该透镜的表面产生了潜伤缺陷(潜傷キズ)的问题。即,虽然在现有的评价结果信息中所有化学耐久性均为1级,但现实的透镜表面有时会随时间而经时变化。这意味着在现有的评价结果信息与现实的透镜表面的劣化状态之间产生背离的情况可能存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与现实的表面状态产生背离的玻璃材料信息提供方法和玻璃材料。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发明人首先对虽然使用了在现有的评价结果信息中所有化学耐久性均为1级的玻璃材料、但现实的透镜表面发生了经时变化的理由进行了研究。
该研究的结果,作为现实的透镜表面状态随时间发生了经时变化的理由,本申请发明人预想了以下内容。
(理由1)玻璃材料应该具备的性能在现有方法的评价中未完全覆盖。即,玻璃材料中存在在现有的评价结果信息中不表现出的特征。
(理由2)在对玻璃材料进行试验和评价时不进行的处理成为外在因素,对现实的透镜表面产生影响。
首先,关于理由1,在现有方法中也对包括耐酸性等在内的各种化学耐久性进行评价,但是现有方法依据日本光学玻璃工业会标准的规定内容。因此,对于每一种应该评价的指标,用于浸渍玻璃材料试样的处理液的氢离子浓度指数(下文中也称为“pH”。)被固定地确定了。另外,不仅是处理液的pH,关于玻璃材料试样的形状、大小、在处理液中的浸渍时间、液温等,每种指标的评价条件也并未统一。
此外,现有方法中评价阶段为1~6级的离散状,同时并没有采用对具有比1级更优异的耐久性的玻璃材料进行更详细的分类并评价的方法。
本申请发明人由这些事实推测:在现有的评价结果信息中,无法把握用于浸渍玻璃材料的处理液的pH变化的影响是关键点,有可能该关键点中才存在现有的评价结果信息中不表现出的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HOYA株式会社,未经HOYA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77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