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右旋糖酐生产过程中去除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7912.0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6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茂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2 | 分类号: | C08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本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39 | 代理人: | 周自清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右旋糖酐 生产过程 去除 细菌 内毒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原料技术领域,涉及原料药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在原料药右旋糖酐生产过程中去除细菌内毒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右旋糖酐作为一种静脉注射药品,应当达到严格的无菌无毒要求。右旋糖酐的生产是以蔗糖为底物经细菌发酵制得。制备右旋糖酐的原料不可避免地是被细菌污染的。现有生产右旋糖酐的方法可以保证完全彻底将细菌杀死,然而细菌虽死,其内毒素犹在。这种细菌内毒素作为致热原与右旋糖酐一起输入人体后可对人体产生毒害,表现为发热等症状。
包括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CN1200005在内的现有技术,在生产右旋糖酐过程中去除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是在右旋糖酐液体中加入活性炭吸附细菌内毒素,或伴以加热使吸附过程加快。活性炭吸附法去除右旋糖酐药液中细菌内毒素的作用有限,难以达到目前欧美国家药典对细菌内毒素<5IU/g的要求(Bacterial endotoxins细菌内毒素:<5IU/g),而且还有二点弊处:其一,活性炭属广泛性的吸附剂,在吸附细菌内毒素的同时也吸附了目标产品,使右旋糖酐收得率下降;其二,吸附有大量右旋糖酐的活性炭被遗弃后增加环境污染,当为了提高细菌内毒素除净率而加大活性炭用量时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去除右旋糖酐药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
本发明在右旋糖酐生产过程中去除细菌内毒素的方法为,在右旋糖酐液中加入酸,控制溶液酸碱度在pH1.2―4.5范围内,温度控制在70℃―110℃,保温时间为60min―350min。如此处理,成品右旋糖酐中细菌内毒素含量可以达到5IU/g以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溶液酸碱度的优选范围为pH2.5―3.5;控制温度的优选范围为95℃―105℃;保温时间的优选范围为180min―280min。
本发明方法用以加入到右旋糖酐液体中的酸可以是磷酸、硝酸、盐酸、硫酸、硼酸、甲酸、乙酸中任何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将酸加入右旋糖酐液中可促使其中的细菌内毒素分解。本发明方法不限定酸的用量,以控制溶液的酸碱度决定酸的用量。
本发明方法适用于按传统蔗糖发酵方法制得的右旋糖酐液,也适用于分子控制法制得的右旋糖酐液以及酶工程法制得的右旋糖酐液,用以实现对细菌内毒素的清除或对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控制。本发明方法简便易行,因为不使用活性炭,使右旋糖酐生产成本降低,同时减少活性炭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3 清除细菌内毒素选用酸的品种和处理前后的技术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茂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茂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7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