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指锭紧密纺针织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7984.5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7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钱文龙;顾正清;钱晓春;邹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鹿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00 | 分类号: | D01H1/00;D01H5/66;D01H7/04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指 紧密 针织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将手指锭纺技术和紧密纺技术结合来生产针织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纺纱机理中,纤维在牵伸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单根纤维的游离及随机性,在成纱的加捻三角区出现不规律没有控制的情况,再加上在卷绕过程中气圈大,导致成纱毛羽多的先天缺陷,可以说传统的纺纱原理还不能真正减少毛羽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降低纤维在牵伸过程中的随机性、并减少其生产的离散性、减小消除纺纱气圈、改善毛纱品质的立体低碳毛精纺呢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指锭紧密纺针织绒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染色纤维→混合和毛开松→梳理机→针梳二道→精梳机→针梳二道→并条(一至三道)→粗纱(有捻)→手指锭紧密纺细络联→倍捻(无捻)→成品针织绒;
与普通针织在制备方法不同的点,主要是用手指锭紧密纺细络联替代普通细纱机和络筒机,手指锭紧密纺细络联与普通细纱机的区别在于:
1)在前罗拉出条处增加负压装置,使纤维能按规定的运动轨迹运动,同时吸附掉影响成纱光洁的短纤维;
所述负压装置负压维持在28±1毫巴,负压区长度25±2毫米,宽2±0.5毫米,纤维的出条速度控制在20±1米/分钟;
2)所述从前罗拉吐出的纤维在加捻过程中所用纺纱锭子为带锭子端指的锭子,其结构包括锭子4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4末端设置有锭子端指2,所述锭子端指2另一端与导纱钩1相连。
本发明有益效果:
1)纤维通过牵伸区后从前罗拉出来,进入负压装置,通过28±1毫巴的负压作用和25±1毫米长度的控制,使纤维从这个区域开始就集中在2±0.5毫米的宽度范围,达到紧密的效果,纤维从负压区出来后,绕在带锭子端指的锭子上纺纱,形成手指锭纺纱。
通过这两者的结合,使达到规定光洁紧密的纱线所需的捻度也随之下降,相应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达10%-30%,同步降低消耗,纱线断头率减少50%。
2)通过带锭子端指的锭子的特殊性,使从前罗拉吐出的纤维在加捻过程中,使纱线在锭子上端的锭子端指上绕两圈,既能保证纱线顺利地下移,又起到了消除在加捻过程中的纱线气圈作用,实现了无纺纱张力纺纱,消除了传统纺纱系统中由于纺纱张力而使成纱增加毛羽的现象,达到纱线光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带锭子端指的锭子
图中1、导纱钩,2、锭子端指,3、纱线气圈,4锭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手指锭紧密纺针织绒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染色纤维→混合和毛开松→梳理机→针梳二道→精梳机→针梳二道→并条(一至三道)→粗纱(有捻)→手指锭紧密纺细络联→倍捻(无捻)→成品针织绒。
选用高支高档纤维如羊绒、高支羊毛、超细美丽奴羊毛等各种纤维原料进行染色,经过混合和毛开松,梳理机多次梳理并合成粗纱后,进入纺纱,在纺纱生产中程中,对普通细纱机进行改造创新,成为手指锭紧密纺细纱机,在生产过程中:
1)在前罗拉出条处增加负压装置,使纤维能按规定的运动轨迹运动,同时吸附掉影响成纱光洁的短纤维。
在细纱机的机尾安装一台大功率的吸风风机,并用连接管连接到前罗拉处每个牵伸区域的前端的附加装置上,使附加装置形成负压装置,通过控制风机的转速,使负压保证在28±1毫巴。这个负压区长度25毫米,宽2毫米,我们一般的纤维的出条速度控制在20±1米/分钟,那么纤维以20米/分的速度通过该区域。
2)手指锭锭子端指的锭子工作过程为:起始纺纱阶段,导纱钩1位于零位(为了减少起始纺纱的纱线断头,必须首先生成满气圈),之后,导纱钩1下降,纱线缠绕在锭子端指2上,可使气圈减小的距锭子端指2的距离会一直保持到管顶纺纱阶段开始前,导纱钩1在管顶纺纱阶段会提升至纺纱释放位置,纺纱从锭子端指2脱开,形成一个满气圈,为避免纱线断头,在气圈完全形成后几次上下动程以及管纱表面卷绕和锭脚饶纱;
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针织绒,与传统针织绒比较:由于对细纱机进行改造,安装了手指锭和紧密纺装置,比普通细纱机提高了30%的效率,减少50%纱线断头率,抗起球从传统的2-3级,提高到3-4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鹿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鹿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79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装饰板安装用龙骨连接卡件
- 下一篇:单元幕墙三维调整托板式挂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