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再充电锂电池用正极、其制法和含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28221.2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0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宋在爀;朴商仁;朴韩尔;金志贤;金起贤;刘容赞;李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C01B25/45;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金拟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锂电池 正极 制法 | ||
1.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由下式表示的锂磷酸盐化合物颗粒:
LiFe1-xMxPO4,
其中M为Co、Mn、V、Mg或其组合,且0≤x≤0.20;和
纤维型碳,
其中所述纤维型碳的至少一部分附着在所述锂磷酸盐化合物颗粒的内部。
2.权利要求1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纤维型碳包括碳纳米管、气相生长碳纤维、碳纳米纤维、或其组合。
3.权利要求1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纤维型碳具有5nm-25nm的直径和5μm-200μm的长度。
4.权利要求1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所述锂磷酸盐化合物颗粒,以0.01-20重量份的量包括所述纤维型碳。
5.权利要求1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附着在所述锂磷酸盐化合物颗粒内部的所述纤维型碳的所述部分的长度为5nm-1000nm。
6.权利要求1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颗粒包括一次颗粒,其中所述纤维型碳的至少一部分附着在所述一次颗粒的内部。
7.权利要求6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一次颗粒具有100nm-1000nm的尺寸。
8.权利要求6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多个一次颗粒一起形成至少一个二次颗粒,所述二次颗粒具有球形形状和5μm-30μm的粒径。
9.权利要求1的正极活性物质,进一步包括粉末形式、不成形形式或其组合的基于碳的材料。
10.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纤维型碳与由式LiFe1-xMxPO4表示的锂磷酸盐化合物材料混合,
其中M为Co、Mn、V、Mg或其组合,且0≤x≤0.20;
将混合物干燥;和
将干燥的产物热处理。
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所述锂磷酸盐化合物材料由选自Li2CO3、LiOH和LiNO3的至少一种及选自FePO4和Fe3(PO4)2·8H2O的至少一种得到;或由选自Li2CO3、LiOH和LiNO3的至少一种,选自FeC2O4·2H2O、FePO4和Fe3(PO4)2·8H2O的至少一种及选自(NH4)2HPO4和Li3PO4的至少一种得到。
12.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所述热处理在650-800℃的温度下进行。
13.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混合包括向所述混合物添加基于碳的材料,所述基于碳的材料为粉末形式、不成形形式或其组合。
14.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型碳包括碳纳米管、气相生长碳纤维、碳纳米纤维、或其组合。
15.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
正极,
负极,
和电解质,
其中所述正极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正极活性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82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源矩阵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面板
- 下一篇: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