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喷吹系统将高炉护炉剂钛精粉入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8387.4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9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罗霞光;李建云;郭东;曾晖;王学斌;梁栋;周勇;张英;周小辉;白志刚;周林;张炯;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杨青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系统 高炉 护炉剂钛精粉入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铁高炉的维护,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喷吹系统将高炉护炉剂钛精粉入炉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炼铁高炉大型化和现代化的演进,高炉长寿高效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尤其是面对21世纪国际国内激烈竞争的钢铁市场,每个钢铁企业的生存必循由“大冶金企业”走向“强冶金企业”之路。生铁成本占整个钢铁联合企业生产成本的50%之多,而提高生铁产量和质量、降低生铁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建设长寿高效的高炉,它不仅可节约大修费用、改善冶炼指标、增加生铁产量,且可充分发挥高炉前后工序的设备能力,提高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
高炉炉缸耐材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的恶劣环境,炉缸耐材经高温铁水长时间冲刷会逐渐熔损,当炉缸耐材被侵蚀到一定程度后将无法保证高炉的安全生产,存在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因此当炉钢耐材被侵蚀到一定程度之后,若要继续使用该高炉生产,就必须进行护炉操作,目前常规的护炉方法有两种:1)高炉炉顶配加钛球;2)风口喂钛线。这两种常规护炉方法可以取得一定护炉效果,但需通过降冶强、提焦比等操作来实现,付出的代价非常之高。
配加钛球护炉的缺点主要表现在:1)传统的钛球加入方式,会引起初渣、中间渣粘稠,造成煤气流阻力增大,易引起炉况失常,一旦炉况失常,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该护炉操作一般要求铁水含钛量在0.15%~0.2%,在钛还原的过程中,在整个冶炼周期内都都伴随着硅的还原,因此在护炉时期铁水硅含量在0.7%~0.9%,甚至更高,由于硅的还原需要消耗大量的焦炭,此种方法会引起焦比大幅升高;3)由于护炉期间操作难度加大,护炉期间必须降低冶炼强度,降低产量,来实现高炉稳定。
风口喂钛线的缺点主要表现在:1)钛线价格昂贵,增加生产成本;2)喂钛线只是针对局部温度非常高的情况下才会使用,不能作为长期使用的护炉方式;3)风口喂钛线是在高炉生产的过程中打开风口,风口部位的温度在1500℃以上,存在安全隐患,并加重了高炉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针对配加钛球护炉和封口喂钛线护炉方法的缺陷,专利CN102115798A(公开日期2011年7月6日)提供了一种高炉喷煤配加钒钛矿粉喷吹护炉的方法,该方法将粉状钒钛物料加到原煤中,利用喷煤设施制粉及喷吹系统,通过煤粉输送管道,经煤粉分配器分配后,将粉状钒钛物料从高炉封口直吹管插入的喷煤枪喷入高炉炉缸。该护炉方法部分克服了常规护炉方法的缺陷,但仍然存在如下的一些缺点:(1)钒钛矿粉(护炉料)与煤粉的可磨性不同,钒钛矿粉比较难磨,存在两者不同步现象,若要达到相同的粒度,则需要延长研磨时间,造成煤粉生产率下降;(2)钒钛矿粉与煤粉的密度相差较大,煤粉密度在0.45~0.5t/m3,而钒钛矿粉的密度在2.5~3.0t/m3,在输送皮带上一起和煤粉混合加入,将会在制粉过程中产生沉降、分离问题,造成混合粉的成分严重偏析,甚至造成出料口堵塞;(3)喷吹用煤与钒钛矿粉的研磨装置及设备差别大,磨煤的中速磨不适合用来研磨矿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喷吹系统将高炉护炉剂钛精粉入炉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由于护炉剂粉与煤粉密度不同造成混合粉成分偏析,堵塞出料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通过喷吹系统将高炉护炉剂钛精粉入炉的方法包括步骤:
1)将钛精粉进行烘干、筛分后,粒度大于149μm的部分为筛上物,粒度小于149μm的部分为筛下物,筛下物输入钛精粉仓;
2)钛精粉仓中的钛精粉和煤粉仓中的煤粉分别经下料阀进入混合器,钛精粉和煤粉在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得到钛精粉和煤粉的均匀混合料,采用压缩空气通过补压阀对混合器中的均匀混合料进行补压;
3)钛精粉和煤粉的均匀混合料在气体的作用下经输送管道至分配器后进入喷枪,由喷枪将钛精粉和煤粉的均匀混合料喷入高炉;
所述的钛精粉:TiO2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8%~52%、TFe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34%、SiO2的质量百分含量≤6%、Al2O3的质量百分含量≤3%。
所述步骤1)中的钛精粉的烘干处理采用圆筒烘干机,烘干处理的烘干热源来自本厂区自产的200℃~400℃的低温余热,烘干时间为5~20分钟,烘干后的钛精粉温度为80~95℃,烘干后的钛精粉的水份<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83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