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嵌入式元器件的生物老化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28645.9 申请日: 2012-09-07
公开(公告)号: CN102830356A 公开(公告)日: 2012-12-19
发明(设计)人: 邹强;秦月辰;刘文涛;朱哲;傅星;马建国;薛涛;王慧;帕提曼·托乎提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大学
主分类号: G01R31/34 分类号: G01R31/34
代理公司: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程毓英
地址: 300072***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人体 嵌入式 元器件 生物 老化 方法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电子元器件组装与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人体嵌入式元器件。

背景技术

2010年3月28日,英国《自然—纳米技术》报道了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教授的研究小组的两项研究新成果:具有高电压输出的纳米发电机、首次实现基于纳米线的自驱动纳米体系。2010年4月16日,美国《科学》杂志新闻焦点栏目发表综述文章,介绍将废弃能量转化为可用电能的纳米发电机。文章说:“将运动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这种微小设备不可能驱动城市,但它们很快就足以能为手持电子设备和看不见的感应器阵列充电。”

纳米发电机的理念是由王中林于2006年首先提出的,之后,美国《科学》杂志将纳米发电机的研发作为一个崭新领域推出。提高纳米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功率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纳米器件的自驱动化,即不需要外接电源或电池。

最近20年,纳米科学界对纳米材料合成的应用研究方兴未艾,特别是纳米器件研究。纳米器件具有功耗小、反应灵敏等宏观器件所不具有的优势。从2000年开始,王中林意识到氧化锌纳米材料独特的半导体、光学和生物特性,先后合成出氧化锌纳米带、纳米环和纳米螺旋。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器件本身,如何解决纳米器件的充电电源是一个新问题。

压力材料一般是指由锆钛酸铅组成的一种薄膜。早在1880年,科学家就发现,将电压作用在这种压力材料上,会让其产生应变;也就是说,压力材料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006年初,在美国《科学》杂志的论文中,王中林提出了通过由压电材料合成的纳米线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首次提出了纳米发电机的原理。随后,他把压电所产生的电场应用于控制半导体中载流子的输运过程,因此提出了压电电子学(Piezotronics)的新概念。

哈佛大学国际纳米技术领军人Charles Lieber教授高度评价说,该工作是极其令人振奋的,因为它提出了解决纳米技术中一个极其要害问题的方案,那就是如何来实现许多研究组所发明的纳米器件的供电问题在认识和解决该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上王教授充分发挥了他的原创性,那就是利用先创的氧化锌纳米线来实现把力能转换为电能。

这一发明可以整合纳米器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纳米系统,它可以收集机械能,比如人体的运动、肌肉的收缩、血液的流动;震动能,比如声波、超声波;甚至流体能量,比如体液的流动、血液的流动、动脉的收缩,并将这些能量转化为电能提供给纳米器件。这一纳米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足够供给纳米器件或系统所需,从而实现自供能,无线纳米器件和纳米机器人。这也是全世界纳米领域的最让人激动的重大发现,这一开创性的发明,一定会引起整个纳米学界对纳米电源方面研究的巨大热潮。

白蛋白中含有大量的氨基(每分子585个),其电负性相比于羟基、羧基都要强,更容易与金属离子进行配位络合。在体液pH7.2-pH7.4的环境中,白蛋白为负离子,每分子可以带有200个以上负电荷,使得白蛋白非常易于和金属离子进行络合。

Zn2+与氨基络合,造成部分白蛋白失活,溶液中活性蛋白含量降低,从而拉曼光谱白蛋白的峰值强度不断降低。Zn2+与白蛋白发生络合反应,溶液中ZnO的含量也随之降低,从而拉曼光谱ZnO的峰值强度不断降低。

当ZnO材料从二维平面不断缩小尺寸,至零维颗粒,甚至一维纳米线的过程中,比表面积急剧增加,尖端裸露的ZnO分子与蛋白的接触呈几何数量级上升。ZnO纳米线尖端的Zn2+与氨基相互吸引,O2-与氨基相互排斥。当ZnO阵列尺度减小至纳米级别,Zn2+与氨基之间的相互吸引与Zn2+、O2-之间的吸引力逐渐平衡,当Zn2+与氨基之间的相互吸引大于Zn2+、O2-之间的吸引力时,Zn2+即从ZnO中脱离而进入蛋白溶液中。

Zn2+与氨基络合,造成部分白蛋白变性,溶液中活性蛋白含量降低,从而拉曼光谱白蛋白的峰值强度不断降低。Zn2+与白蛋白发生络合反应,溶液中ZnO的含量也随之降低,从而拉曼光谱ZnO的峰值强度不断降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86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