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雾培法生产的马铃薯微型种薯采后处理和贮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8661.8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5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华春;张新永;杨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25/00 | 分类号: | A01F2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20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培法 生产 马铃薯 微型 种薯采后 处理 贮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铃薯微型薯收获后的处理方法、贮藏方法及期间对环境的要求,具体是一种雾培法生产的马铃薯微型种薯采后处理和贮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马铃薯优质种薯的需求量快速增加,而利用雾培法生产的马铃薯微型种薯虽然质量优异,但是由于块茎在营养液被雾化的环境中生长,具有皮孔粗大且边缘外翻,重量小,仅有2-5克,成熟度低且含水量较高等缺点,采摘后的块茎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脱水萎缩、感病、腐烂等问题。
目前,在我国利用营养液水培或雾化栽培技术来生产马铃薯微型种薯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多,但是利用以上技术生产的种薯不耐贮藏成为利用该技术来生产优质马铃薯种薯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专门针对此类种薯的采后处理和贮藏技术,来提高其耐贮藏能力并保持其生活力。目前尚未见到此类技术研发或者被利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雾培法生产的马铃薯微型种薯采后处理和贮藏,能有效解决利用雾培技术或水培技术生产的微型种薯不易贮藏的问题。
1、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1)块茎采收后杀菌:马铃薯块茎收获后,立即放入温度15~18℃、湿度85%~95%的处理室内,摊开放在塑料筐等干净容器内,厚度最多不超过3层,第二天向块茎均匀喷洒每升水包含5克多菌灵和5克百菌灵的杀菌溶液进行杀菌处理,然后风干块茎表面,杀灭块茎表面的病原物,基本杜绝贮藏期间病害的发生。
(2)块茎变绿:将经过杀菌处理的块茎放置在温度15~18℃、湿度85%~95%、24小时光照的绿化室内,摊开放在塑料筐等干净容器内,厚度最多不超过3层,经常翻动,直至块茎肉色完全变绿为止,需时10天左右。在此环境条件下,块茎表面的伤口快速愈合,表皮快速木栓化,龙葵素含量升高,为其在贮藏期间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保持种薯新鲜度和生活力、大大延长贮藏期打下基础。
(3)低温高湿环境贮藏:将经过绿化处理的块茎放入温度2~4℃、湿度95%以上、黑暗的贮藏室内长期贮藏。期间每个月随机取样检查一次,确保种薯的贮藏安全,贮藏期可长达18个月而不影响种薯生活力。
本发明与传统贮藏方法相比的优点是贮藏期间基本无病虫害发生,大大延长了块茎的贮藏期至18个月左右,块茎在贮藏期间失水很少,保持了种薯新鲜度和生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低温贮藏前处理雾培马铃薯微型薯期间其块茎结构解剖;图中标号:①第一次取样;②第二次取样;③第三次取样;④第四次取样;⑤第五次取样;⑥第六次取样;⑦第七次取样;⑧第八次取样;⑨第九次取样。
图2是低温贮藏前处理雾培马铃薯微型薯期间木栓层细胞比较;图中标号:①刚刚收获的种薯;②收获9d种薯;③收获24d种薯。
图3是雾培马铃薯微型薯(种薯)收获后皮孔结构变化;图中标号:①刚刚收获的种薯;②收获后4d种薯;③收获后7d种薯;④收获后9d种薯;⑤收获后15d种薯;⑥收获后18d种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云南农业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低温贮藏前处理雾培马铃薯微型薯期间其周皮木栓层结构变化情况,见图1至图3所示。
1)处理过程:
a.块茎采收后杀菌:马铃薯块茎收获后,立即放入温度15~18℃、湿度85%~95%的处理室内,摊开放在塑料筐等干净容器内,厚度最多不超过3层,第二天向块茎均匀喷洒每升水包含5克多菌灵和5克百菌灵的杀菌溶液,然后风干块茎表面,杀灭块茎表面的病原物。
b.块茎变绿:将经过杀菌处理的块茎放置在温度15~18℃、湿度85%~95%、24小时光照的绿化室内,摊开放在塑料筐等干净容器内,厚度最多不超过3层,经常翻动,直至块茎肉色完全变绿为止。
2)低温贮藏前处理雾培马铃薯微型薯期间其周皮木栓层变化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86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