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航迹规划和远程同步操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8788.X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4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左国玉;王恺;阮晓钢;李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航迹 规划 远程 同步 操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控制领域,具体应用在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的智能移动设备与无人机组成的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机技术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在导航方面已日趋成熟,但是在民用领域,特别是家庭用场所以及娱乐场合方面,仍旧没有一种成熟的无人机系统出现,总结起来有三点原因制约了民用领域无人机的发展;第一点是由于无人机操作难度较大,新手无法快速上手使用,否则就会因为操作的生疏而随时面临炸机的风险,这种结果既是金钱的浪费,又对用户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第二点是操作系统与无人机交互这一环节,现今大多数地面站均在电脑上面执行,操作过程使用鼠标、键盘这些外部设施,从而导致复杂的操作性以及用户的低体验性,使得用户对使用这类系统兴趣缺乏;第三点,同样是由于大多数地面站均在电脑上面执行,这就制约了使用的场地环境,使得用户只能在电脑能够活动的一定范围内操作无人机。
本系统针对上述三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无人机航迹控制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包含手机、平板电脑的智能移动设备上,大大提高了无人机系统的灵活性,通过倾斜、滚转智能移动设备,采集设备上陀螺仪、加速度计输出的角度数据,使无人机做出与设备相同的动作,通过触摸屏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状态,使操作无人机系统变的像玩游戏一样简单,对于推广民用无人机市场有很好的帮助。
发明内容
为了使无人机系统能够提供给用户更低的入门门槛,更好的操作体验性以及更便利的使用环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适应性好、结构稳定的无人机航迹控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航迹规划和远程同步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的装置为无人机系统,该系统包含如下两大部分:无人机和智能移动设备,智能移动设备上安装有触摸屏、陀螺仪和加速度计;
无人机包括以下部分:
1)航姿参考系统:航姿参考系统包括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三轴磁罗盘;
2)GPS接收机;
3)定高模块,由气压高度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组成;
4)通讯模块,包括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Wi-Fi;当在远距离时使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在近距离时使用Wi-Fi发送与接收数据;
5)飞行控制板,核心处理器为单片机芯片,负责接收上述四种模块发送的信息,数据处理,控制无人机飞行,同时通过串口与通讯模块相连,与智能移动设备通讯;
6)由电机、舵机、电子调速器、电池组成的无人机硬件系统;
无人机飞行模式分为两种:
1)进入远程同步飞行模式后,通过倾斜、滚转智能移动设备,采集智能移动设备上陀螺仪、加速度计输出的角度数据,远程同步操作无人机飞行姿态,达到通过智能移动设备的姿态来同步操控无人机的飞行姿态。智能移动设备接收、显示无人机飞行姿态数据,应用触摸屏设置指令或飞行信息,将指令或飞行信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或者Wi-Fi发送回无人机。
2)进入航点飞行模式后,在智能移动设备上设定无人机飞行所要经过的经纬度坐标点,将这些坐标点数据发送回飞行控制板,并与无人机上GPS接收机测得的当前坐标点进行对比,计算出偏航角、偏航距,无人机作为执行端,通过三轴陀螺仪输出的角速度积分后得到角度数据,通过三轴加速度计输出的加速度、三轴磁罗盘输出的磁通量结果计算出另一组角度数据,再将两组角度数据融合成一组,从而得到相对准确的角度数据;将计算出的相对准确角度与预期角度对比,调整舵机转角,达到平稳飞行目的;将无人机的姿态信息,实时传回智能移动设备,并在智能移动设备上显示无人机的姿态信息。
定高飞行方面,在距地面4米以下高度时,气压高度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共同作用测高,在距地面4米以上高度时,气压高度传感器、GPS接收机的高度数据共同作用测高;通讯方面,通过外接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或者Wi-Fi发送给智能移动设备,同时接收智能移动设备发出的控制信息并执行相应的飞行操作。
智能移动设备为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这些能够安装android、windows phone、iOS系统的设备,并具有陀螺仪、加速度计这类可计算角度的传感器。
本发明的整体有益效果是:
1、采用智能移动设备作为载体,使本系统可以在更复杂环境下使用,并且移动性大大增强。
2、使用智能移动设备上实现的两种飞行模式,将带给用户更好的操作体验性。
3、降低了用户的入门操作门槛,使用户不必知道无人机的执行过程,只需指定其飞行结果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87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线式影像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光模块及光纤连接头的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