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陶书画砖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9149.5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8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华弘建筑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22 | 分类号: | C04B33/22;C04B33/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9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书画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装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土陶书画砖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土陶是传统民间艺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民俗活动中一直使用民间艺人们自行烧制的各种红陶、黑陶、灰陶、白陶器皿。
土陶产品以瓮、盆、罐等家庭实用器皿为主,还有小工艺品如灯台、枕头、蒜臼、
洗衣板、砚台、笔筒、镇纸、泥人、泥哨等。种类繁多的土陶制品,特别是瓮、盆、罐等成套陶器,有大有小,既能盛粮又能盛水,经济实惠,在生产水平低、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青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由于土陶制作工艺复杂,许多土陶制备已经渐渐消失,技术已渐渐失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刻画了书画的土陶砖的制作方法,为人们提供一种具有古典和现代意味的建筑装饰材料,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陶书画砖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料、磨粉、制泥、静置、练泥、拉坯、制坯、晾晒、雕刻、熏烤、烧制和出窑,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⑴选料:选取地表10cm以下的粘土,该粘土含SiO250%-70%,Al2O310%-12%,5-10%Fe2O3+FeO;另备棉絮、盐。
⑵磨粉:将泥土晒干,磨成粒径小于0.1mm的细粉,过筛取粘土泥粉;将棉絮铡成长度小于1cm的碎棉丝,将盐磨成粒径小于0.1mm的细粉,过筛取盐粉。
⑶制泥:将粘土泥粉、盐粉和碎棉丝按照100:2-3:1-2的比例充分混合,然后加入泥粉总重量45%-50%的水,充分搅拌,和成泥浆。
⑷静置:将泥浆静置12-15天。
⑸练泥:将泥浆反复搅拌,直到光滑、细腻。
⑹拉坯:将泥浆进行初步拉坯,制成砖形初坯。
⑺制坯:将砖形初坯塑出砖形成品形状得砖坯。
⑻晾晒:将成型砖坯晾晒20-30小时,阴雨天放入干燥室内风干40-60小时,晾晒时每3-4小时涂刷一层泥浆,室内风干时每6-8小时涂刷一层泥浆。
⑼雕刻:用陶刻工具在砖坯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得成型土陶书画砖坯。
⑽熏烤:将晾晒后的砖坯用柴草烧火熏烤两天。
⑾烧制:将熏烤后的砖坯放入窑炉内烧制,首先再80℃以下预热24小时,然后再40-48小时内将窑炉内温度从80℃均匀上升至600℃,再在12-24小时内逐渐堵住排气孔、烟囱,将窑炉内温度均匀升至900℃-950℃,然后将烧火孔、望火眼和排渣口均堵住,进行封窑,然后停火,并保持48-72小时,然后再逐渐开窑,在110-120小时内逐渐打开排气孔,窑门、烟囱,使降温至120℃,然后自然降至常温,降温时在窑炉上面放水,使水分渗透到窑炉内部。
⑿出窑:然后在常温下冷却3-4天,得到土陶书画砖成品,然后将土陶书画砖产品出窑,包装入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选取含有特殊成分的粘土做成泥浆,并在泥浆内参和碎棉丝和盐,增加了泥浆的可塑性和韧性,容易拉制出比较复杂的陶坯;然后在陶坯上雕刻书画,使得土陶产品别有一番风格;在烧窑前先用柴草熏烤两天,可以烧出透亮的青灰色,提高土陶书画砖的品质,在烧窑时将窑内温度逐渐上升,烧好后逐渐下降,可以使土陶烧制更加结实,不易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华弘建筑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华弘建筑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9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度雷莫拉宁单组份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惯性定位定向设备温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