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光纤陀螺绕环机的分向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9647.X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3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刘丽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红峰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432000 湖北省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光纤 陀螺 绕环机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陀螺绕环机,特别是一种光纤陀螺绕环机的分向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陀螺光路部分由宽谱光源、低噪声探测器光纤耦合器、多功能集成光学调制器和光纤环五种器件组成。光纤环由多圈光纤在特制的骨架上按特定的方式绕制而成,为光纤陀螺提供大等效面积的闭合光路,在增强Sagnac效应的同时,减小了陀螺的体积。实现保偏光纤的紧密绕制是保证光纤陀螺准确度的重要因素。现有光纤环一般用光纤陀螺绕环机绕制。
现有的光纤陀螺绕环机具有两个绕制放线机构,每个绕制放线机构的顶端为指向绕制环的导向头,导向头上设有圆孔,光纤在圆孔穿过后绕制在绕制环上。这种方式的现实结果是光纤在绕制环上分布不均匀,尤其是位于绕制环两端的限位板附近的光纤,明显不整齐于绕制环中部的光纤,影响了光纤环质量。为提高光纤环的绕制质量,研究人员提出了若干方法,例如200710070052.6的中国专利对光纤陀螺绕环机的光纤张力控制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但是,对于如何通过更好的光纤绕制导向,提高光纤在绕制环上的均匀性和整齐度,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报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光纤陀螺绕环机的分向导向装置,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光纤绕制不均匀、不整齐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光纤陀螺绕环机的分向导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左导向杆和右导向杆,所述左导向杆的尖形顶端上设有一向下凸出的第一凸台和一向左凸出的第一侧台,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一侧台面面相交;所述右导向杆的尖形顶端上设有一向下凸出的第二凸台和一向右凸出的第二侧台,所述第二凸台与第二侧台面面相交。所述左导向杆、右导向杆的末端分别取代左右绕制放线机构的导向头,并安装在所述光纤陀螺绕环机的左右绕制放线机构上。
当光纤从左至右绕制时,将光纤置于左导向杆的第一凸台与第一侧台的相交区域。第一凸台与绕制光纤侧面接触,控制光纤在绕制环上的轴向位置,第一侧台与光纤上表面接触,控制光纤的径向位置。
当光纤从右至左绕制时,将光纤置于右导向杆的第二凸台与第二侧台的相交区域。第二凸台与绕制光纤侧面接触,控制光纤在绕制环上的轴向位置,第二侧台与光纤上表面接触,控制光纤的径向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的高度分别为绕制光纤的直径的2/3倍,所述第一侧台、第二侧台面的最小宽度分别大于绕制光纤直径的1倍且小于光纤直径的3/2倍。
更加优化的,所述左导向杆包括第一杆头和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头和第一杆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杆头包括所述左导向杆的尖形顶端,所述第一杆体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安装在所述左绕制放线机构上。
所述右导向杆包括第二杆头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头和第二杆体通过螺栓、螺孔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杆头包括所述右导向杆的尖形顶端,所述第二杆体上设有第二连接孔,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安装在所述右绕制放线机构上。
更优选的,所述第一杆头靠近所述第一凸台的下底面设有第一过渡凹槽,所述第二杆头靠近所述第二凸台的下底面设有第二过渡凹槽。
再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分别为腰形孔。采用腰形孔用于分别调节所述左、右导向杆在所述左绕制放线机构上的位置,以及第一杆头、第二杆头离绕制工作环面的距离。
所述第一杆头与第一杆体通过斜面连接,第一杆头与垂直第一杆体的方向成α角度;所述第二杆头与第二杆体通过斜面连接,第二杆头与垂直第二杆体的方向成α角度。这用于控制左、右导向杆的位置和角度,使导向杆对绕制光纤的上表面切线方向进行导向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需对现有的光纤陀螺绕环机作大的技术改造,因而工艺性好、成本低、操作方便,同时具有导向效果好、性能稳定的优点,保证了光纤绕制的整齐性和均匀性,有利于提高光纤陀螺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是左导向杆的装配右视图。
图2是左导向杆的装配主视图。
图3是左导向杆的装配左视图。
图4是左导向杆的装配俯视图。
图5是左导向杆杆头的主视图。
图6是左导向杆杆头的俯视图。
图7是左导向杆杆体的主视图。
图8是左导向杆杆体的左视图。
图9是光纤绕制在绕制工作环上的示意图。
图10是第一凸台作用于绕制工作环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红峰控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红峰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96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摆式气弹模型及气弹模型测震风洞试验方法
- 下一篇:压滤机电动排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