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水稻的防虫病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30391.4 申请日: 2012-09-10
公开(公告)号: CN102792867A 公开(公告)日: 2012-11-28
发明(设计)人: 蒿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三东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6/00 分类号: A01G16/00;A01G1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09000 重庆***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有机 水稻 防虫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有机水稻的种植方法,特别是避免使用农药时有机水稻的防虫病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食品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质量安全食品,已成为人们食用的首选目标。有机稻米既是重要食用产品之一,又是相关有机食品开发的重要原料。有机稻米生产以生态友好和环境友好为主要特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产激素、化学添加剂、防腐剂等化学合成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物,提倡使用有机肥和病虫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方法。随着国家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的加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拉动和各级政府的引导,有机稻米在国内稻区的生产发展将从启动阶段进入到一个渐趋旺盛的时期。

目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是有机稻米生产技术和产业化运作模式,许多种植户为了生产有机水稻,就对水稻不闻不问,致使水稻严重减产,达不到应有的经济效益;有些为了维持产量,仍偷偷地使用农药,使得有机水稻大打折扣;如何在不使用农药的前提下对有机水稻进行防虫防病成了当前有机农业最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和生态技术对水稻进行防虫病的方法,以避免使用农药,生产真正的有机水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有机水稻的防虫病方法,包括土壤改良、放养泥鳅、菌液浸种、菌液浸秧、喷洒菌液、灯诱杀虫,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⑴土壤改良:水田在翻耕时每亩施用50-100kgEM生物菌堆肥,翻耕入土;其中EM生物菌堆肥是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植物饼粕、红糖及EM生物菌原液充分混匀后,按传统堆肥方法和EM生物菌微生态工程技术进行堆制发酵而成。

⑵放养泥鳅鳝鱼:翻耕水田后,每亩放养泥鳅800-1000条,鳝鱼300-400条。

⑶菌液浸种:用200倍EM生物菌原液稀释液浸种2-4小时后播种。

⑷菌液浸秧:用200倍EM生物菌原液稀释液浸秧2-4小时后插秧。

⑸喷洒菌液:每半月用1000倍EM生物菌原液稀释液喷洒秧苗。

⑹灯诱杀虫: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前期安装高度为1.0m,在水稻生长后期逐渐抬高至1.3m;安装位置为呈三角形分布每灯相距150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EM生物菌堆肥能提高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并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微生物的分布密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放养泥鳅可消灭水田中的害虫卵和幼虫,菌液浸种、浸秧和喷洒菌液可提高稻种和秧苗的抗病能力,有效的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病等菌类病的发生,灯诱杀虫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特性有效杀死害虫,能防控迁徙性害虫如卷叶螟、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等;与现有的农药杀虫,农药防病方法相比杜绝了农药残留,杜绝了农药对土壤的危害和对食品的危害,是生产有机水稻的有效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首先生产EM生物菌堆肥,将水稻秸秆、畜禽粪便、茶油饼粕、菜油饼粕、红糖及EM生物菌原液充分混匀后,按传统堆肥方法和EM生物菌微生态工程技术进行堆制发酵,做成EM生物菌堆肥。

在翻耕时每亩施用50kgEM生物菌堆肥,翻耕入土;翻耕水田后,每亩放养泥鳅800尾;浸种时采用200倍EM生物菌原液稀释液浸种2小时;在插秧时用200倍EM生物菌原液稀释液浸秧2小时后再插秧;以后每半月用1000倍EM生物菌原液稀释液喷洒秧苗;水田翻耕后,即在大田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前期安装高度为1.0m,在水稻生长后期逐渐抬高至1.3m,安装位置为呈三角形分布每灯相距150m。

实施例2。

在翻耕时每亩施用75kgEM生物菌堆肥,翻耕入土;翻耕水田后,每亩放养泥鳅900尾;浸种时采用200倍EM生物菌原液稀释液浸种3小时;在插秧时用200倍EM生物菌原液稀释液浸秧3小时后再插秧;以后每半月用1000倍EM生物菌原液稀释液喷洒秧苗;水田翻耕后,即在大田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前期安装高度为1.0m,在水稻生长后期逐渐抬高至1.3m,安装位置为呈三角形分布每灯相距150m。

实施例3。

在翻耕时每亩施用100kgEM生物菌堆肥,翻耕入土;翻耕水田后,每亩放养泥鳅1000尾;浸种时采用200倍EM生物菌原液稀释液浸种4小时;在插秧时用200倍EM生物菌原液稀释液浸秧4小时后再插秧;以后每半月用1000倍EM生物菌原液稀释液喷洒秧苗;水田翻耕后,即在大田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前期安装高度为1.0m,在水稻生长后期逐渐抬高至1.3m,安装位置为呈三角形分布每灯相距150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03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