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传输资源管理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0823.1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7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孙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8 | 分类号: | H04W7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郎晓虹;陈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传输 资源管理 设备 方法 | ||
公开了无线传输资源管理设备和方法。该设备可包括:信息获得装置,用于获得主系统资源信息和次系统资源信息,主系统资源信息包括反映主系统能够容忍的最大干扰功率水平的抗干扰阈值的信息;危险区域估计装置,用于根据主系统资源信息和次系统资源信息来估计主系统危险区域,主系统危险区域包括所述主系统的覆盖范围中由于次系统的干扰而信噪比低的区域;以及资源分配装置,用于根据主系统危险区域和抗干扰阈值,确定主系统的传输资源中能够为次系统所用的可用传输资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主系统和次系统共存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其中的无线传输资源管理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无线通信系统的进化,用户对高品质、高速度、新服务的服务需求越来越高。无线通信运营商与设备商要不断改进系统已达到用户的要求。这需要大量的传输资源(所述传输资源可以是诸如载波、子载波等频谱资源或者是诸如时隙等时频资源,并可以用时间、频率、带宽和/或可容许的最大发射功率等参数来量化)以支持新服务和满足高速通信需求。有限的传输资源通常已经分配给固定的运营商和服务。新的可用传输资源(如频谱资源)或是非常稀少或是价格非常昂贵。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动态频谱利用的概念,即动态地利用那些已经分配给某些服务但是却没有被充分利用的频谱资源。这样的应用场景通常包括主系统(primary system,PS)和次系统(secondary system,SS)。这里所述的主系统可以是指那些有频谱使用权的系统,例如电视广播系统或被分配有频谱资源的移动通信系统等;而次系统则是没有频谱使用权、只能在主系统不使用其所拥有频谱时候才能适当地使用该频谱的系统。另外,这里所述的主系统和次系统也可以都是具有频谱使用权的系统,但是在频谱使用上有不同的优先级别。例如运营商在部署新的基站以提供新服务的时候,已有基站以及提供的服务具有频谱使用优先权。主系统的基站称为主基站(primary basestation,PBS),主系统的用户称为主用户(primary user,PU)。次系统的基站称为次基站(secondary base station,SBS)。次系统中的用户称为次用户(secondary user,SU)。例如,在主系统为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情况下,次系统可以动态地利用数字电视广播频谱上某些没有播放节目的频道的频谱或者相邻频道的频谱,在不干扰电视信号接收的情况下,进行无线移动通信。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传输资源分配设备和方法,所提供的无线传输资源分配设备和方法能够在主系统和次系统共存的无线通信应用场景下有效地为次系统分配传输资源。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传输资源管理设备,用于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无线通信场景。该设备可以包括:信息获得装置,被配置用于获得主系统资源信息和次系统资源信息,该主系统资源信息包括有反映主系统能够容忍的最大干扰功率水平的抗干扰阈值的信息;危险区域估计装置,被配置用于根据所述主系统资源信息和所述次系统资源信息来估计主系统危险区域,所述主系统危险区域包括所述主系统的覆盖范围中由于次系统的干扰而信噪比低的区域;以及资源分配装置,被配置用于根据所述主系统危险区域和所述抗干扰阈值,确定主系统的传输资源中能够为次系统所用的可用传输资源。作为一具体实施例,所述主系统资源信息还可以包括有关主系统中的主基站的发射功率、主基站的覆盖范围、主系统的信道模型的信息。所述次系统资源信息可以包括有关次系统中的次基站的发射功率、次系统的信道模型以及次基站的覆盖范围和位置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0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