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随车式装卸货作业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2248.9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5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红蔚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20;B66F9/22;B66F9/07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车式 装卸 作业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流机械,尤其是一种随车式装卸货作业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重物的装货卸货操作工序中普遍使用的设备是叉车。在操作过程中,因受叉车前方货叉尺寸的限制,叉车装货或卸货都只能在卡车的尾部或侧面的地面上工作,重物移入货厢内部及码垛往往需要人工操作。不但繁重劳累,效率低,而且很不安全。在货物抵达目的地后,还需再次人工操作,把货物移到叉车够得到的位置,然后由叉车操作卸货。
当然,也可以在卡车上安装随车吊或汽车尾板升降机以替代人力。但是这些机械一般都是从汽车变速器上取力,因而涉及到汽车的重大改装,受到法规的限制;而且也价格不菲;还会影响到汽车的载重量,不可能大范围推广。
统计显示,在全部劳动意外事故中,传统的装货卸货工序采用的设备是叉车、随车吊或者汽车尾板升降机等。但都有其缺陷:或是无法将重物移入汽车货厢内部,无法在货厢内码垛;或是设备改造工程太大,无法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使用安全、重量轻、造价便宜的随车式装卸货作业设备。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在外门架上滑动安装有内门架,在外门架与内门架之间安装有提升装置,在提升装置上安装有剪叉式前移装置,在外门架的底端部安装有可伸缩插腿装置,在外门架上安装有转向驱动部件,在外门架上还安装有使提升装置、剪叉式前移装置或者可伸缩插腿装置运动的驱动力。
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在外门架上固定的油缸座,在油缸座上安装有提升油缸;在外门架上滑动安装有内门架,在内门架的顶端转动安装有上滚轮,在内门架的底端转动安装有下滚轮,在内门架的顶端部设有内门架顶板,所述提升油缸的活塞杆与内门架顶板相连接,在内门架上滑动安装有滑架;正向链条的一端固定在外门架上,正向链条的另一端绕过上滚轮和滑架的上梁相连接,反向链条的一端固定在外门架上,反向链条的另一端绕过下滚轮和滑架的下梁相连接。
在外门架和内门架之间安装有导轮。在滑架和内门架之间安装有导轮。
所述的剪叉式前移装置它包括滑架与货叉,在滑架上固定有内外两块呈竖直设置的第一滑道板,在货叉上固定有内外两块呈竖直设置的第二滑道板,在第一滑道板的顶端部通过第一转轴铰接有内外两块第一剪叉板,在每块第一剪叉板的下端部均转动安装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与对应的第二滑道板配合,在第二滑道板的顶端部通过第二转轴铰接有内外两块第二剪叉板,在每块第二剪叉板的下端部均转动安装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与对应的第一滑道板配合,长轴的外端部将位于外端的第一剪叉板的中部与第二剪叉板的中部铰接在一起,长轴的内端部将位于内端的第一剪叉板的中部与第二剪叉板的中部铰接在一起;在滑架上铰接有内外两个前移驱动油缸,前移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第一剪叉板铰接。
在背对第一滑道板一侧的滑架上转动安装有导轮。在滑架的上横梁上固定有两组吊耳,在滑架的下横梁上固定有两组吊耳。
所述的可伸缩插腿装置包括在外门架的底端部内外两侧固定的呈平行设置的插腿轨道,在每条插腿轨道内均滑动安装有插腿,在每条插腿上转动安装有至少两个行走轮;在内外两条插腿轨道之间的外门架的底端部固定有插腿油缸,插腿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框架,插腿油缸的油缸体固定在所述的外门架上。
在插腿上开设有行走轮安装孔,在行走轮安装孔内外两侧壁对应的插腿上转动安装有所述的行走轮,且所述行走轮的顶端部低于插腿的上表面或者行走轮的顶端部与插腿的上表面平齐。
所述驱动力包括在剪叉式前移装置的背部且在可伸缩插腿装置上方位置的外门架上安装有多路换向阀、蓄电池与动力元件;蓄电池向转向驱动部件和液压动力元件提供能源,液压动力元件通过多路换向阀给提升装置、剪叉式前移装置或者可伸缩插腿装置提供动力。或者由蓄电池通过电机提供动力。
本发明具有工作效率高、使用安全、重量轻与造价便宜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内动力元件布置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内动力元件布置左视图。
图6是本发明内动力元件布置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提升装置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提升装置的左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中剪叉式前移装置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剪叉式前移装置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剪叉式前移装置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红蔚,未经朱红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22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