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阀式香味生成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33300.2 申请日: 2012-09-11
公开(公告)号: CN102813952A 公开(公告)日: 2012-12-12
发明(设计)人: 杨文珍;余岭;吴新丽;夏旭东;颜传武;朱梁;邵明朝;竺志超;陈文华;贺薇波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A61L9/14 分类号: A61L9/14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林怀禹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磁阀 香味 生成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嗅觉生成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磁阀式香味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首先将嗅觉生成技术应用于电影院,创造出“香味电影”以及“Smell-O-Vision”模拟香味装置。发明家Morton Heilig从Aromarama和Smell-O-Vision系统中得到灵感,发明了Sensorama虚拟现实系统,这个系统可生成气味。John Cater在西南研究所的深度沉浸虚拟环境实验室,开发了有烟雾气味的消防员虚拟现实培训项目。香味生成装置已用于博物馆,例如,柏林的鲍斯特里特旧威士忌酿酒厂、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纽约的军队操练演习海盗博物馆等。珍妮蒂洛森开发了穿戴式香味输出系统,这个系统可捕捉人的健康和情绪状况,输出相应的香味。

Dollars & Scents系统用香味显示国家股市的状况,如果股市指数涨幅超过0.5个百分点,股民们就会闻到薄荷味,如果股市下跌,系统就散发出柠檬味。

Scent Reminder是一种香味提醒器,它允许用户设立香味闹钟。比如,他们要在下午3时30分去接放学的孩子,香味提醒器可以在下午3:00开始围飘出婴儿爽身粉的香味,回荡在房间里。

但是,目前香味发生装置主要是针对特定的香味源,单独产生相应的香味,不能有效解决混合香味生成问题,而且香味生成后,如何有效地清除残余的香味,以及如何更换香味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阀式香味生成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八个结构相同的香味散发装置、香味混成装置、槽形基座和气泵;槽形基座上端两侧的四个凹槽内分别安装香味散发装置,槽形基座上分别安装香味混成装置和气泵,香味混成装置中的八个香味进气口分别与各自香味散发装置中的香味出气口连接,香味混成装置与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气泵上的进气口与大气相通。

所述的八个结构相同的香味散发装置均包括超声波雾化片、香水瓶、连接管和电磁阀;电磁阀底面的进气口经连接管与香水瓶上端口连接,香水瓶底面的小孔中粘贴有超声波雾化片;八个结构香味散发装置四个为一组,以各自的电磁阀分别安装在各自的槽形基座上端两侧的凹槽内。

所述的香味混成装置包括混合气管和香水喷嘴;混合气管的两侧均分别设有四个香味进气口,混合气管的进气口与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混合气管的出气口与香水喷嘴连接。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发明采用超声波雾化的方法,使香水滴更小,使香味喷出的效果更佳。

2. 本发明采用了混合气管,可以呈现单一香味或者多种香味的混合,而且还能够适时清除残余的香味。

3. 本发明机构紧凑,器件资源消耗少,成本低,且工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香味散发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香水瓶与超声波雾化片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香味混成装置示意图。

图中:1.香味散发装置,2.香味混成装置,3.槽形基座,4.气泵,5.香味出气口,6.混合气管,7. 香味进气口,8.香水喷嘴,9.超声波雾化片,10.香水瓶,11.进气口,12.电磁阀,13.出气口,14.进气口,15.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八个结构相同的香味散发装置1、香味混成装置2、槽形基座3和气泵4;槽形基座3上端两侧的四个凹槽内分别安装香味散发装置1,槽形基座3上分别安装香味混成装置2和气泵4,香味混成装置2中的八个香味进气口7分别与各自香味散发装置1中的香味出气口5连接,香味混成装置2与气泵4的出气口13连接,气泵4上的进气口14与大气相通。

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的八个结构相同的香味散发装置1均包括超声波雾化片9、香水瓶10、连接管15和电磁阀12;电磁阀12底面的进气口11经连接管15与香水瓶10上端口连接,香水瓶10底面的小孔中粘贴有超声波雾化片9;八个结构香味散发装置1四个为一组,以各自的电磁阀12分别安装在各自的槽形基座3上端两侧的凹槽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3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