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环保固封极柱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3761.X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7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彤;诸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骏电气(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环保 固封极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用固封极柱,尤其是一种一体化环保固封极柱。
背景技术
固封极柱是将真空灭弧室和断路器相关的导电零件同时嵌入到环氧树脂这类容易固化的固体绝缘材料中形成的整体部件。
现有的固封极柱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真空灭弧室2′、上出线端子3′、下出线端子4′、上触臂5′、下触臂6′、两梅花触头7′,真空灭弧室2′位于壳体1′内,上出线端子3′通过螺栓与上触臂5′连接,下出线端子4′通过螺栓与下触臂6′连接,两梅花触头7′位于上、下触臂的端部,该固封极柱结构致密性差,出线端子与触臂之间通过螺栓锁固,在缝隙内易受潮,沾染灰尘、污秽等,绝缘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环保固封极柱,以提高极柱的绝缘、致密性能和结构稳定性,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体化环保固封极柱,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真空灭弧室、连接组件,还包括上出线触臂、下出线触臂、两梅花触头及一硅胶层,所述的上、下出线触臂均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真空灭弧室上端与上出线触臂连接,其下端通过连接组件与下出线触臂相连,所述的两梅花触头分别位于所述的上、下出线触臂的端部,所述的硅胶层位于上、下出线触臂及壳体的外表面,将极柱整体致密包裹。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温度监测装置,所述的上、下出线触臂内均设有安装槽,所述的温度监测装置设置在安装槽内。
所述的温度监测装置包括传输电路、与传输电路两端相连的温度传感器及电流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上、下出线臂与梅花触头的连接端。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一软性连接件及两螺栓,所述的软性连接件两端用两螺栓分别固定在真空灭弧室及下出线触臂上。
优选地,还包括一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安装在壳体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的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将上、下出线端子和上、下触臂采取一体锻造成型为一体化结构,提高了极柱的机电性和结构的稳定性,避免了由于装配间隙的存在而受到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大限度的减少极柱装配过程可能出现的误差,提高了整体的可靠性。
2.将真空灭弧室及上、下出线触臂一体固封在硅胶层内,环保、节能,提高了极柱的绝缘性能。
3.在上、下出线触臂内安装有温度监测装置,可以在极柱通电运行的状态下,监测回路温度,并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递给断路器的接收显示装置,实现实时监控,提醒运行人员及时调整。
4.连接组件采用软性连接件可降低振动及噪音,并可对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起补偿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壳体,2′:真空灭弧室,3′:上出线端子,4′:下出线端子,5′:上触臂,6′:下触臂,7′:梅花触头,10:壳体,20:真空灭弧室,31:软性连接件,32:螺栓,40:上出线触臂,50:下出线触臂,60:梅花触头,70:硅胶层,81:温度传感器,82:传输电路,83:电流传感器,90: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环保固封极柱,包括壳体10、固定架90、真空灭弧室20、连接组件、上出线触臂40、下出线触臂50、两梅花触头60、温度监测装置及一硅胶层70。连接组件包括一软性连接件31及两螺栓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骏电气(厦门)有限公司,未经中骏电气(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3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