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阳极板自动浇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4373.3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严宏志;黄勇;胡杰;刘正良;魏文武;卿茂辉;王旋;龙尚斌;张龙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25/02 | 分类号: | B22D25/02;B22D35/00;B22D39/00;C25C1/2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2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极板 自动 浇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铸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阳极板自动浇铸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贵金属阳极板浇铸采用人工方式,从熔炉中装取贵金属熔液到特定容器中,然后逐个浇注到铸模中,待贵金属熔体冷却,手动脱模将贵金属阳极板取出。这种人工浇铸生产方式的不足在于:
1)工作效率低,工人工作强度大,只能满足作坊式生产需求;
2)工人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以及端容器、弯腰浇注操作,导致身体健康严重损害。
人工浇铸方式已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和以人为本的社会需求。为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品质、降低劳动强度、保护工人健康出发,本发明开发出一种具有自动浇铸功能的贵金属阳极板自动浇铸系统。
贵金属阳极板自动浇铸系统需要满足的主要工艺条件是:
1)贵金属阳极板浇铸、冷却过程自动化;
2)实现定量浇注,保证产品的质量;
3)多模同时浇注,满足生产效率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的阳极板自动浇铸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阳极板自动浇铸装置,在轨道上设有小车,所述的小车上设有小车驱动装置,在所述的小车上设有浇注架和浇注箱,在所述的浇注架上设有气缸架,在所述的气缸架上设有气缸,所述的气缸设有插入到所述的浇注箱的浇注嘴内的塞杆,一个多模浇注模具与所述的轨道平行设置,所述的浇注嘴与所述的多模浇注模具对接;在所述的浇注架上设有与所述的多模浇注模具对应测液位的红外测液位系统,在所述的浇注架上还设有接近开关,所述的小车驱动装置、接近开关和红外测液位系统与PLC和变频器控制控系统电连接。
所述的红外测液位系统是在所述的浇注架上通过红外传感器架设有与所述的多模浇注模具对应感温的红外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小车驱动装置是在所述的小车上设有变频电机,所述的变频电机通过减速箱与所述的小车的车轮传动连接。
所述的浇注箱为多腔定量浇注箱,所述的多腔定量浇注箱的每个浇注腔均设有一个所述的浇注嘴,每个浇注腔均设有一个与所述的浇注嘴插接的所述的塞杆及与所述的塞杆连接的所述的气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阳极板自动浇铸装置,主要运动包括小车的平移运动和塞杆的上下运动。小车的平移由变频电机加减速箱驱动,塞杆上下的运动由气缸驱动。浇注的主要过程:熔体泵将贵金属熔体抽到浇注箱→小车平移→到第一浇注位→塞杆开启→贵金属熔体通过浇注嘴流到浇注模具中→浇注完毕→塞杆关闭→小车平移到下一个浇注位→重复浇注过程到最后一个浇注位→浇注完毕,小车返回初始位。
红外测液位系统原理如下:浇注时,贵金属熔体通过B口流到浇注模具1中,模具中液位逐渐上升,当液位到达C点时,C点的温度会突然增大。用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模具中C点的温度,通过检测C点温度的变化来确定液位是否到达预期值,从而控制浇注的停止。
整个浇铸系统以PLC加变频器为控制核心,设有全自动与手动控制两种操作模式。通过控制熔体泵、小车驱动电机、塞杆驱动气缸的动作来实现整个浇注的动作。全自动模式实现一键完成整个流程,手动模式可实现分步操作。通过触摸显示屏,可调节各个动作的速度与工作时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阳极板自动浇铸装置,其优点和积极效果:机械结构新颖、合理、可靠,成本较低;流槽式浇注嘴满足了特定的工况要求;外温度传感器测液位技术,保障阳极板的板重定量准确;浇注装置驱动电机易于控制,可实现浇铸速度可调;采用PLC控制,控制稳定,易于变更功能;以自动浇铸系统代替人工,实现多模定量浇铸;控制系统具有全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两种模式;保证浇铸的高效、定量、优质、稳定、易于控制;应用该系统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益。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的阳极板自动浇铸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阳极板浇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A-A线剖示图。
图4是沿图1中B-B线剖示图
图5是浇注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未经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43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英管电磁流量传感器
- 下一篇:现代过滤槽耕刀升降高度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