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选择性晶体硅刻蚀液、晶圆硅片的刻蚀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35557.1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8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史爽;常延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24 | 分类号: | C23F1/24;H01L2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屈蘅;李时云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性 晶体 刻蚀 硅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选择性晶体硅刻蚀液、晶圆硅片的刻蚀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影像感测器为前面照度(Front Side Illumination,简称FSI),感光层、金属层、介电层和透镜等其它光学元件设置在硅基板上,光线透过透镜、金属层、介电层到达感光层。由于金属层和介电层的阻碍和光的折射、反射等,使得到达感光层的光总量大为减少,这样的结果是降低了影像感测器的灵敏度。为了得到较高的灵敏度,背面照度(Back Side Illumination,简称BSI)像素技术被开发应用。BSI影像感测器的透镜、感光层与金属层、介质层分别位于硅基板的相对两个表面上,光线经过透镜直接到达感光层,较少的光线被损耗,从而使得影像感光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BSI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为晶圆背面的晶体硅的刻蚀,如图1所示,图1中P型重掺杂硅层101位于P型轻掺杂硅层102的下方,图形层103位于P型重掺杂硅层101的下方。在湿法刻蚀时,从晶圆背面进行刻蚀,P型重掺杂硅层101为被刻蚀层,P型轻掺杂硅层102为刻蚀停止层。所以,晶圆背面的晶体硅的刻蚀的均一性和粗糙度会影响BSI影像感光器具有较高的性能。但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只用硝酸和氢氟酸的混合溶液作为湿法刻蚀的刻蚀液,来对晶体硅进行刻蚀,但利用该刻蚀液进行湿法刻蚀后,P型轻掺杂硅层102的剩余厚度的均一性和P型轻掺杂硅层102表面的粗糙度都比较差,无法满足BSI影像感光器的要求。
所以,如何提供一种晶圆硅片的刻蚀方法,能够提高晶圆背面的晶体硅的刻蚀的均一性并降低粗糙度,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晶圆背面的晶体硅的刻蚀的均一性和粗糙度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选择性晶体硅刻蚀液,包括:
体积百分比大于0vol%且小于等于80vol%的硝酸;
体积百分比大于0vol%且小于等于20vol%氢氟酸;以及
体积百分比大于0vol%且小于等于50vol%乙酸。
进一步的,所述选择性晶体硅刻蚀液还包括:体积百分比大于0vol%且小于等于20vol%的表面活性剂。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浓度为20%~80%。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
通式为R1-COOM的羧酸或其金属盐,其中,R1为一个烷基,M为一个氢离子或一个金属阳离子;
通式为NH2-R2-OH的醇胺,其中,R2为一个亚烷基;
通式为R3-[R4-O]n-R5的醚,其中,R3和R5相同或不同并各自为一个氢离子或一个烷基,R4为一个亚烷基,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或
两种或多种上述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乙酸的摩尔浓度为20%~90%。
进一步的,所述硝酸的摩尔浓度为10%~60%。
进一步的,所述氢氟酸的摩尔浓度为20%~60%。
进一步的,提供一种晶圆硅片的刻蚀方法,包括:
提供如权利要求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选择性晶体硅刻蚀液;
将若干晶圆硅片置于所述选择性晶体硅刻蚀液中;
在密闭环境下,将包含若干晶圆硅片的选择性晶体硅刻蚀液加温至25℃~5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10sec~1800sec,使所述若干晶圆硅片的表面得到刻蚀。
进一步的,提供一种晶圆硅片的刻蚀方法的应用,所述晶圆硅片的刻蚀方法用于晶圆背面的硅刻蚀,所述晶圆硅片的最底层为图形层,所述图形层上为P型重掺杂硅层,所述P型重掺杂硅层上为P型轻掺杂硅层。
进一步的,所述P型重掺杂硅层对P型轻掺杂硅层的刻蚀选择比大于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选择性晶体硅刻蚀液、晶圆硅片的刻蚀方法及其应用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5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型工序间防锈液
- 下一篇:无需预热的汽车模具的激光修复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