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韧、增强聚丙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5860.1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3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焦明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71/02;B29K2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聚丙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的增韧、增强领域,特别是一种通过辊动轮和凹模板压成型获得定向均匀增韧、增强聚丙烯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的增韧、增强一直是高聚物研究的热门领域,不同形态的高聚物需要不同的增韧、增强方法。塑料(橡胶)的增韧、增强往往需要加入粒子、纤维或第二组分等,从而获得复合、共混的聚合物材料,这种方法往往难以同时达到既增韧、有增强的目的,甚至损害某一种性能。相对于塑料(橡胶),纤维原纤却能够通过简单的单向拉伸获得高强、高模的纤维。基于此,提出了很多新型的加工方法,如固态加工、压力诱导流动成型[专利200710048058.3]等。但几十年来的研究并没有带来高聚物加工设备的大规模的改进,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加工设备的复杂、费时、成型材料形态不稳定等多种因素。
樊振兴等[塑料工业,35(2007),5,44-46]对PP高聚物在压力诱导流动成型加工下、不同压缩程度下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分子排列取向的高聚物材料,但实验设备简单,难以连续化工作。同时辊压成型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辊压成型过程中加压过程瞬时完成,分子取向难以稳定下来,形状不可控,从而限制了辊压成型的工业化应用。
瑞典CK管理股份公司申请的专利CN146221,是一种用于通过聚结生产聚合物体的方法,该专利虽提出了高分子材料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但高分子链本身并没有产生足够的定向流动,难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韧、增强聚丙烯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韧、增强聚丙烯的方法,它的步骤如下:
(1)将聚丙烯材料在高聚物成型加工设备中获得聚丙烯片材;
(2)将聚丙烯片材加工制成需要的形状,并升高片材温度到加工温度进行单面辊动、板压,所述聚丙烯片材受到的压强为1-10000MPa,受到单次恒定压力的时间为10-9000s;
(3)获得的聚合物片材进行热处理,消除内应力,提高使用中的稳定性,所述热处理温度在熔点以下,时间为900min之内。
所述聚丙烯数均分子量在20万到60万之间,熔融指数为25克/10分钟到300克/10分钟之间。
所述步骤(2)中样条受到的压强为200-700 MPa,受到单次恒定压力的时间为200-600 s。
所述步骤(3)的热处理中,热处理的温度在聚丙烯的玻璃化温度与熔点之间,热处理时间为0.5min-200min之间。
所述步骤(1)中高聚物成型加工设备为注塑机、挤出机、硫化机或模压机。
所述步骤(2)加工成型过程中,单面辊动轮与压板结合紧密,并保持压力恒定,压力可施加一次也可施加多次,时间、温度可控,所述辊动轮沿着加工方向前进,高聚物沿加工方向进行取向。
所述步骤(2)加工成型过程中可进行单次加工、也可进行多次加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辊动轮和凹模板压成型过程中,原来聚合物片材中无规的分子链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排列,形成了有序的取向结构,通过加工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片材的透光度、表面光洁度也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单面辊动、板压加工聚丙烯材料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PP片材剪切为43mm×10mm×4mm的长方体形状,放入凹模10mm宽的腔体中;在105℃、并控制上面辊动轮的水平移动速度使PP的受压时间为300s,改变压力,获得不同压缩比的片材。测试不同压缩比(原厚度/加工后厚度)片材的力学性能见表1。
表1 不同压强时,材料的压缩比及力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5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帐篷的帐杆连接装置
- 下一篇:TBM双向旋转出渣刀盘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