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泵送系统及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6878.3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2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谢邵辉;熊岚;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梁朝玉;尚志峰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泵送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送系统及含有该泵送系统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泵车料斗上,筛网的振动通常是靠振动电机来提供振动源,有的厂家将振动电机放在筛网上;有的厂家将振动电机悬挂于料斗侧边。
筛网振动也有通过外部动力源驱动实现的,其采用机械机构将搅拌马达动力源传递至筛网,达到筛网振动的效果。
采用振动电机带动筛网振动的结构,通常在泵车工作时,混凝土会将振动电机给侵蚀,若不及时清洗,会在振动电机上形成一层难以清除的混凝土层,导致振动电机散热性能不好而至电机烧坏,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这种故障。而且振动电机属于外购件,不易维修。
采用机械机构将搅拌马达动力源传递至筛网的方案,虽然减少了振动电机的烧坏故障和不易维修的问题,但机械机构位于料斗侧面,在泵车工作时,机械机构的运动会给操作师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机构的结构较为复杂,料斗的整体外观结构也不简洁与美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料斗,无需振动电机来提供动力,降低故障率和设备生产成本,同时将振动装置置于料斗后面,料斗的外形更加简洁大方。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泵送系统,包括料斗、分配阀和摆动油缸,所述料斗包括斗体和筛网,该泵送系统还包括制耳,所述筛网安装在所述斗体的入料口,所述筛网与所述斗体移动副连接,所述制耳的一端与所述摆动油缸连接,另一端与筛网可滑移地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油缸驱动所述分配阀摆动的同时,通过所述制耳带动所述筛网运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摇摆机构将摆动油缸的运动传递至筛网,筛网振动无需电机来提供电源,直接通过摆动油缸来提供动力;摇摆筛网的振动装置位于料斗后面,料斗整体更加简洁,美观大方;减少了振动电机的采购成本,降低了料斗及泵车的整体成本;泵车在工作时,筛网上无任何异物,可提高进料速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该泵送系统还包括连杆,所述制耳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筛网可滑移地转动连接。
制耳通过连杆与筛网移动连接,使得制耳不必做的很长,提高了制耳的结构强度,降低加工难度;连杆将摆动运动的制耳和筛网连接起来,实现筛网的水平筛动和上下振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斗体上设置有摆动油缸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筛网与所述滑槽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突出板,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突出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制耳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油缸推动所述制耳摆动,所述制耳带动所述连杆移动,所述连杆可带动所述突出板沿所述滑槽移动。
突出板与筛网固定在一起,突出板沿滑槽移动可带动筛网运动,使筛网产生振动,提高筛网的筛料效果,滑槽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突出板及筛网的运动更加平稳,降低故障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突出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采用螺栓连接连杆和突出板,连接牢固,结构强度高,故障率低,同时由于螺纹紧固件采购成本低,采用螺栓连接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制耳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
采用销轴连接,可以保证连杆和制耳相对转动,实现制耳和筛网之间的动力传递,使得制耳可通过连杆驱动筛网运动,达到使筛网振动的目的,提高筛网的过滤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制耳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制耳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摆动油缸的另一端配合,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可插入所述第二凹槽。
设置凹槽结构,便于制耳与连杆、制耳与摆动油缸的连接,同时这种结构加工方便,连接时节省空间,使得料斗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外形美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腰形孔,所述第二凹槽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销轴穿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腰形孔将所述连杆与所述制耳转动连接。
第一销轴可在腰形孔内有一定的移动空间,便于连杆连接摆动的制耳和直线移动的筛网,避免制耳、连杆、筛网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死点,保证制耳顺利地驱动连杆和筛网,降低各部件连接处的磨损,提高筛网及料斗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杆与所述突出板连接的一端呈“T”型。
“T”型结构为连杆和突出板的连接提供了更大的接触面积和较多的固定连接位置,使得连杆和突出板的连接更加牢固,故障率更低。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上述的泵送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68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