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干扰耐火控制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8066.2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5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沙迪生;郑国璋;陈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平洋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马秦锁 |
地址: | 04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耐火 控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抗干扰耐火性能的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冶金、电力、电子、自动化及信息化网络等行业的迅猛发展, 2002年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推出的《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中明确提出了使用低烟无卤电线电缆的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欧盟RoHS环保指令的
提出,对电线电缆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石油平台、矿山、高层建筑、宾馆酒店、大型超市、医院、地铁、隧道、仓库、民用设施等场所,具有安全、耐火、环保性能的电缆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这不仅是世界环境组织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是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更是全球人民的共同心声。在安全、耐火及环保要求非常高的场所,当发生火灾后,电缆燃烧时无腐蚀性、毒性物质和气体产生,不会对受灾人群造成二次危害,在一定时间内线路能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能够为救援工作赢取宝贵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目前,电缆行业内耐火控制电缆普遍采用耐火云母带绕包加绝缘的方式,但云母带绕包类耐火电缆在绕包或弯曲的过程中,云母片容易脱落,不能通过喷淋、震动试验,且现今云母带种类又较多,好坏参差不齐,稳定性较差,很难保证电缆的耐火质量。其次,普通耐火控制电缆所使用的绝缘和护套材料大多都含有卤素或达不到欧盟RoHS指令的环保要求。再者,小截面耐火控制电缆绕包生产受到限制,耐火性能质量更无法得到保障。普通硅橡胶控制电缆在燃烧后变成二氧化硅,虽然二氧化硅附着在电缆导体表面,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但燃烧后的二氧化硅是粉状或呈脆灰状,无附着力,容易脱落,失去了保护作用,容易造成短路,电缆的耐火性能相对大大降低。在高温硅橡胶中加入白炭黑、硅油、结构化控制剂及其它助剂制成的陶瓷化耐火硅橡胶材料,常温下具备普通硅橡胶的性能,经过高温火焰灼烧后结成坚硬的陶瓷化外壳,具有良好的隔热隔绝火焰效果,使绝缘仍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电绝缘性能,电缆本身不延燃、不短路,不断电,起到很好的耐火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干扰耐火控制电缆,以克服现有耐火电缆的技术缺陷,提高电缆的耐火性能、环保性能和抗干扰性能。
本发明的抗干扰耐火控制电缆包括由不少于一根绝缘线芯组成的电缆缆芯,围绕在所述电缆缆芯上的屏蔽层,以及挤包于所述屏蔽层上的耐火橡胶护套,其中绝缘线芯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体和挤包在所述导体外层的耐火绝缘层,此外
本发明抗干扰耐火控制电缆,电缆缆芯与屏蔽层之间绕包有玻璃纤维布包带,在绝缘线芯之间以及与玻璃纤维布包带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玻璃纤维丝。
其中,所述的导体为单根导体或多股绞合导体。
优选地,本发明控制电缆的屏蔽层包括铜丝交叉编织网和铜塑复合带两层,所述铜丝交叉编织网包裹在玻璃纤维布包带之外,铜塑复合带铜面向内纵包在铜丝交叉编织网上。
本发明中,铜塑复合带的宽度应大于其下包裹的结构的周长,以致将铜塑复合带纵包在铜丝交叉编织网上时,能够形成搭接。
其中,耐火橡胶护套和耐火绝缘层均采用高温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制成。
本发明的抗干扰耐火控制电缆在电缆缆芯的缝隙内填充玻璃纤维丝,并用玻璃纤维布包带扎紧,具有很好的耐高温和耐火性能。
由于高温陶瓷化耐火硅橡胶使用工作温度较高,可达180℃及以上,大大提高了电缆的载流量,电缆在同样的载流量情况下,截面可进一步减小。
本发明的抗干扰耐火控制电缆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耐高温、耐低温性能及优异的耐火、环保、抗干扰性能,加工工艺简单,运输敷设方便,性价比较高,火灾发生时电缆线路仍能够保持一定时间的正常运行,对救援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本发明的抗干扰耐火控制电缆除了具有较高的电绝缘性能及耐高温、耐低温性能外,还解决了以下问题:1、耐火性能优于现有耐火控制电缆。2、电缆材料在燃烧时无卤、无重金属,透光率高、绿色环保,对人体、环境不产生影响。3、电缆采用双重屏蔽方式,具有良好的抗干扰和低辐射性能,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空间电磁场对传输线的影响,避免信号失效,噪音增大,传输误码等现象;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电缆内信号对周围的电磁辐射,减少周围电磁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抗干扰耐火控制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耐火绝缘层;3—玻璃纤维丝;4—玻璃纤维布包带;5—屏蔽层;6—耐火橡胶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平洋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平洋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8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