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端口配置的智能变电站光纤二次回路命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8791.X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8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宋亮亮;汪萍;袁宇波;高磊;卜强生;崔玉;曹海欧;易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3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端口 配置 智能 变电站 光纤 二次 回路 命名 方法 | ||
1.基于端口配置的智能变电站光纤二次回路命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需要命名的智能变电站中的任一光纤二次回路;
步骤(2)根据智能变电站中二次设备的数据集接收配置,获取对应的端口信息;
步骤(3)根据步骤(2)获取的端口信息,在构成光纤二次回路的光纤两端标识相应纤芯与二次设备使用端口的对应信息;
步骤(4)判断光纤二次回路的信息传输方式,若光纤二次回路连接两个智能装置,则为点对点信息传输方式,并执行步骤(5)对此光纤二次回路的命名,若光纤二次回路连接智能装置和交换机,则为组网信息传输方式,并执行步骤(6),对此光纤二次回路的命名;
步骤(5)点对点信息传输方式的光纤二次回路的命名,根据命名规则,分别对靠近两侧智能装置的尾纤和连接的光配架端口进行命名;
步骤(6)组网信息传输方式的光纤二次回路的命名,根据命名规则,分别对靠近两侧智能装置的尾纤进行命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端口配置的智能变电站光纤二次回路命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二次设备包括智能装置和交换机两种设备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端口配置的智能变电站光纤二次回路命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点对点信息传输方式为经过若干个光配架,采用尾纤分别将两侧的二次设备连接至对应的光配架端口;所述组网信息传输方式为智能装置和交换机采用光纤直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端口配置的智能变电站光纤二次回路命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尾纤的命名规则为由左往右依次为光纤本端所连智能装置的背板编号、接收口/发送口、所连智能装置的端口号、光纤对端所连光配架的端口编号;所述光配架端口的命名规则为由左往右依次为光纤本端所连光配架的端口编号、光纤对端所连智能装置的背板编号、接收口/发送口、所连智能装置的端口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端口配置的智能变电站光纤二次回路命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配架的端口编号由左往右依次为光配架的编号、光纤位于光配架的层数和该层的端口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端口配置的智能变电站光纤二次回路命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智能装置端尾纤的命名规则为由左往右依次为光纤本端所连智能装置的背板编号、接收口/发送口、所连智能装置的端口号、光纤对端所连交换机的端口号;所述交换机尾端纤的命名规则为由左往右依次为光纤本端所连交换机的端口号、光纤对端智所连能装置的背板编号、接收口/发送口、所连智能装置的端口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87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