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Bt基因棉花抗棉铃虫性评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9761.0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0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雒珺瑜;崔金杰;王春义;张帅;吕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7/00 | 分类号: | A01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高宇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t 基因 棉花 棉铃虫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领域,具体地涉及转Bt基因棉花抗棉铃虫性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上世纪九十年代棉铃虫连年暴发为害,给我国棉花生产带来巨大威胁,棉花产量损失达40%~60%,局部棉区达80%以上,甚至绝产,全国棉花损失400多亿元。1997年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大面积应用,有效的控制了棉铃虫的暴发为害,促进了我国棉花的持续稳定发展。至2006年,全国抗虫棉面积已达350万公顷,占我国棉花面积的66%,其中黄河流域抗虫棉面积占98%以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抗虫棉实现100%种植。
由于转Bt基因棉的毒素能在棉株内持续表达,但随着棉花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外源蛋白在植株体内的表达量一般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同时也和棉田棉铃虫发生量和危害程度呈一致的趋势。棉花苗期、蕾期和花铃期外源蛋白表达量在不同棉花材料上表现不一致,且下降幅度也不相同,而棉铃虫在二代、三代和四代的发生量和聚集程度呈逐步减轻的程度。因此棉花对棉铃虫的抗性评价应根据转基因棉花外源蛋白的表达量特性和棉铃虫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变化进行综合评价。
由于现有的棉花抗棉铃虫性生物测定方法,取样量和接虫量均很大,费时费工。现有的棉花抗棉铃虫性生物测定方法取样量最少是设重复20片叶片,三次重复,每叶片接5头试虫。因为现有的生测方法是以试虫的死亡率为评判指标,如果接入试虫5头,每死1头试虫,死亡率为20%,还有其余4头,则说明该叶片对试虫的抗性死亡率为20%,如果每叶片只接1头,则这个叶片的死亡率为100%,即该叶片对试虫的抗性死亡率为100%,不能正确、客观的反应叶片对试虫的抗性程度。本发明的方法是每叶片接1头试虫,调查结果时只登记试虫的生长的龄期,如果试虫死亡,则龄期记为0,更能体现在逆境条件下,试虫的生长非正常情况,从而反映除了棉花对棉铃虫的抗性程度。此外,二代、三代和四代棉铃虫发生期,棉花植株外源Bt杀虫蛋白表达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而现有的抗性鉴定方法为同一个判定标准,对于后期棉花外源蛋白整体下降造成评价上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并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样量少、方法简便、易操作且客观的棉花抗棉铃虫性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棉花抗棉铃虫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棉花抗棉铃虫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棉铃虫发生期,分别采集棉花顶部第二片完全展开叶片,以非转基因棉花品种为对照材料;
(2)将采集的新鲜叶片置于实验盒内;
(3)在放有叶片的实验盒内接棉铃虫初孵幼虫,拧紧盒盖,置于室温下;
(4)接虫后调查棉铃虫幼虫死亡数和龄期;如果试虫死亡,则龄期记为0;
(5)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棉铃虫龄期抑制率,以二、三代和四代棉铃虫发生期龄期抑制率为判定抗性级别指标,其中龄期抑制率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抗蚜性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棉铃虫发生期,分别采集棉花顶部第二片完全展开叶10片-20片,以非转基因棉花品种为对照材料;
(2)将采集的新鲜叶片置于具有保鲜作用的实验盒内,每盒一片;
(3)在放有叶片的实验盒内接1头1d龄棉铃虫初孵幼虫,拧紧盒盖,置于室温下;
(4)接虫后第5d调查棉铃虫幼虫死亡数和龄期;如果试虫死亡,则龄期记为0;
(5)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棉铃虫龄期抑制率,以二、三代和四代棉铃虫发生期龄期抑制率为判定抗性级别指标。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抗性级别的判断标准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采样量相对较少,可以只接1头棉铃虫,既可以省工,也省试虫,相当于省工省时。本发明的方法从二代、三代和四代棉铃虫发生期单独进行评价,能准确反应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外源蛋白抗棉铃虫的作用和效果,同时对于延长抗虫棉寿命。该方法用虫量大幅减少,方法简便,易操作,准确、客观、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在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棉铃虫发生期,分别采集棉花顶部第二片完全展开叶10片-20片;以非转基因棉花品种为对照材料;
(2)将采集的新鲜叶片置于具有保鲜作用的实验盒内,每盒一片;
(3)在放有叶片的实验盒内接1头1d龄棉铃虫初孵幼虫,拧紧盒盖,置于室温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9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化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注入型混沌光子集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