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茶生鲜面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0106.7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3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朱科学;代昕;周惠明;郭晓娜;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16 | 分类号: | A23L1/16;A23L1/30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丁秀华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生鲜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绿茶生鲜面,其为以小麦粉和绿茶粉为主要成分的生鲜面,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用量为小麦粉与绿茶粉混合粉总质量1%~3%的食盐、0.2%~1.0%的柠檬酸、0.2%~0.6%的海藻酸钠、0.1%~0.5%的瓜尔豆胶、0%~0.6%的复合磷酸盐以及26%~32%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生鲜面,其特征在于,它包含1wt%~5wt%绿茶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茶生鲜面,其特征在于,它包含2wt%~3wt%绿茶粉。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绿茶生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磷酸盐包含质量比为2∶1∶2的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与六偏磷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绿茶生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茶粉中的初始含菌量低于5×103cfu/g。
6.一种绿茶生鲜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绿茶生鲜面的组成,取经微波进行杀菌灭酶处理后的小麦粉与其它原料均匀混合,而后将形成的绿茶面团于室温静置30~60min,之后依次进行压延、切条,其后将所获面条制品包装于保护性气氛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绿茶生鲜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以微波对小麦粉进行杀菌灭酶处理的工艺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600~2000w、时间30~120s。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绿茶生鲜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性气氛主要由体积比为1∶1~9∶1的二氧化碳与氮气混合形成。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绿茶生鲜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对小麦粉进行微波处理,工艺参数为:输出功率600~2000w、微波时间30~120s;
(2)将绿茶粉与用量为小麦粉与绿茶粉混合粉总质量1%~3%的食盐、0.2%~1.0%的柠檬酸及0.05%~0.2%的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制成茶粉预混物,再加入用量为小麦粉与绿茶粉混合粉总质量18%~24%的水充分搅拌均匀;
(3)将步骤(1)所得小麦粉与用量为小麦粉与绿茶粉混合粉总质量0%~0.55%的海藻酸钠、0.1%~0.5%的瓜尔豆胶及0%~0.6%的复合磷酸盐混合均匀,再缓慢加入步骤(2)所制茶粉混合物,随即以用量为小麦粉与绿茶粉混合粉总质量2%~14%的水和面,制成绿茶面团;
(4)将步骤(3)所得绿茶面团于室温静置30~60min后,逐步压延至0.8~1.2mm并切条、称重,选择透氧率低的包装材料,充以保护性气氛进行包装,形成面条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01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多功能立体镜
- 下一篇:具有镜片防护的光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