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丹参丹酚酸F衍生物及药用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0216.3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5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顾群;孙学伟;李志刚;徐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本草天源药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319/20 | 分类号: | C07D319/20;C07D317/60;A61K31/357;A61K31/496;A61K31/36;A61P9/00;A61P1/16;A61P11/00;A61P9/06;A61P3/06;A61P35/00;A61P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丹参 丹酚酸 衍生物 药用 用途 | ||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0810246723.4的分案申请,原案的申请日2008年12月30日,申请号是200810246723.4,发明名称为药物化合物及其药用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系列新化合物及其药用用途。
背景技术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药或先导化合物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创制新药的重要研究方向和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除了从天然产物直接研究开发成有效的新药物外,天然产物还是新药开发所依赖的新先导化合物取之不尽的源泉。与天然产物相关的新的化学成分要远远多于其他来源的化合物,已发表的、来自天然产物的40%化学结构在合成化学成分中是没有的,世界上大约有250000种植物,其中仅10%已被进行过生物测试,除了这些植物外,还有更多的生物如海洋生物和微生物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天然产物提供的多种多样的化合物为进一步开发候选药物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结构类型,以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结合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和代谢等研究进一步进行结构修饰和类似物合成,以提高药效和降低毒性,往往从一个有效的天然先导化合物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新药。这一过程已经成为新药创制的重要途径,而且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抗疟药青蒿素(artemisinin)和其衍生物蒿甲醚(artemether)、抗癌药紫杉醇(taxol)及其类似物紫杉醚(taxotere)、长春碱(vinblastine)和长春新碱(vincristine)和它们的结构修饰物长春地辛(vindesine)和治疗早老性痴呆药石杉碱甲(huperzine A)及其衍生物希普林(schiperine)等。因此,以天然产物为基准,开发新的药物成为医药科研工作者 涉足的重点领域。
丹参是中药中经典的活血化瘀的药味,其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物质基础为水溶性成分,丹参水溶性成分多具有酚酸性结构,即丹酚酸A、B、C、D、E等有效成分,其中丹参丹酚酸F是活性化合物,但我们在药物研究过程中发现,丹参丹酚酸F的结构决定了它的一些缺陷,比如稳定性差、膜通透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因此,很多医药工作者希望通过结构的改造,得到新的化合物,以期达到改变这些缺陷的目的。因此,针对丹参丹酚酸F结构缺陷进行改造,发现新的化合物具有广泛而科学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科研人员将丹参丹酚酸F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一系列化合物,通过稳定性实验、LogP测定、药效学等实验,对新的合成化合物进行筛选,选择稳定性、膜通透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的化合物,药效学实验表明,这类化合物具有更好的药理作用,本发明新化合物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保肝、抗肝纤维化、抗肺纤维化、治疗血脂异常、抗肿瘤等作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化合物:
其中R1-R4是H、C2-C6直链饱和烷基、C1-C6直链饱和烷基各种支链化的同分异构体、C1-C6不饱和烷基、C1-C6不饱和烷基支链化同分异构体、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和戊酰基中的一种,或R1和R2、R3和R4一起形成-O-(CH2)n-O-(n=1-5);其中R5是H、盐、芳香烃、C1-C6直链饱和烷基、C1-C6直链饱和烷基各种支链化的同分异构体、C1-C6不饱和烷基、C1-C6不饱和烷基支链化同分异构体中的一种;其中R1-R5不能同时为H。
其中R5中芳香烃为苯基,其任选的被卤素、-OH、C1-C6-烷基和C1-C4-烷氧基中任意基团取代1-3次。
其中化合物盐为Na、K、Li、Ca、Mg盐中的一种。
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本草天源药物研究院,未经北京本草天源药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02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阴极负载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
- 下一篇:用于燃料电池堆的歧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