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1492.1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7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触控系统相关,并且尤其与协助准确产生触控反应的技术相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益进步,近年来各种电子产品的操作介面都愈来愈人性化。透过触控屏幕,使用者可直接以手指或触控笔在屏幕上操作程序、输入讯息/文字/图样,省去使用键盘及按键等输入装置的麻烦。触控屏幕通常是由一感应面板与设置于感应面板后方的显示器组成。电子装置会根据使用者在感应面板上触碰的位置和当时显示器所呈现的画面,来判断该次触碰的意涵并执行相对应的操作结果。举例而言,射击游戏可能会根据使用者触碰的位置来决定发射弹药的方向或标的、触控式相机可能将使用者触碰的位置设为对焦点。
目前的触控机制大多被设计为在感应到使用者的碰触之后随即执行相对应的反应程序。然而,由于使用者的手指或触控笔的笔身可能会遮蔽使用者的视线,导致使用者难以每次都准确点击欲碰触的特定位置,进而造成电子装置产生不同于使用者期待的反应(例如造成游戏失分或对焦错误)。
就游戏应用而言,即便是将手持式触控装置的屏幕画面投放至其他尺寸较大的显示系统,受限于触控感应面板本身的大小,这个问题仍然无法被克服。此外,在将屏幕画面投放至大尺寸显示系统的情况下,使用者通常会注视着显示系统而非手持式触控装置,更提高了准确触碰目标位置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触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使用者在碰触到自己期待的目标位置之前,可藉由操控一切换元件来保有重新选择触碰点的弹性。易言之,根据本发明的触控系统及控制方法帮助使用者对触控系统握有更大的操作弹性,能够在准确选定欲点击的目标位置后才让相对应的后续程序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触控系统,其中包含触控感应面板、显示器、切换元件及控制器。该切换元件具有一第一状态及一第二状态。该切换元件处于该第一状态时,每当该触控感应面板被碰触,该控制器产生相对应的一受触点位置讯息,并控制该显示器将该受触点位置讯息提供给使用者。一旦该切换元件由该第一状态被切换至该第二状态,该控制器即针对该触控感应面板上的一最后受触点执行一目标程序。当该切换元件处于该第一状态,该控制器不执行该目标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应用于触控系统的控制方法。该触控系统包含触控感应面板及切换元件。该切换元件具有一第一状态及一第二状态。该控制方法包含一判断步骤:判断该切换元件处于该第一状态或该第二状态。该切换元件处于该第一状态时,每当该触控感应面板被碰触,相对应的一受触点位置讯息被产生并提供给使用者。一旦该切换元件由该第一状态被切换至该第二状态,一目标程序即针对该触控感应面板上的一最后受触点被执行。当该切换元件处于该第一状态,该目标程序不被执行。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触控系统功能方块图。
图2A及图2B绘示了将触控感应面板与显示器分设于两不同硬件中的实施范例。
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触控系统控制方法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触控系统 12、22:触控感应面板
14、24:切换元件 16、26:控制器
18、28:显示器 29:本地显示模块
210:第一硬件 220:第二硬件
S31~S32:流程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为一触控系统100,其功能方块图如图1所示,其中包含一触控感应面板12、一切换元件14、一控制器16及一显示器18。在实际应用中,触控系统100可被整合在各种需要触控功能的电子产品(例如智慧型手机、个人数位助理、笔记型电脑、游戏机台或平板电脑)中,亦可独立存在。此外,显示器18可能设置于透明或半透明的触控感应面板12后方,不会直接被使用者接触。
实务上,切换元件14可以是设置于触控系统外部的一个机械式按键、压控虚拟按键、感光元件或摄影装置,但不以此为限。切换元件14具有一第一状态及一第二状态。触控系统100的设计者可根据实际操作需求和产品美观性来选择切换元件14的种类及其状态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1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面板与软性电路板的接合结构
- 下一篇:触压感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