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份有机硅密封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2852.X | 申请日: | 2012-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8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83/04 | 分类号: | C09J183/04;C09J11/04;C09J11/06;C09K3/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129 江苏省常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组份 有机硅 密封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密封材料,特别是一种双组份有机硅密封胶,并且还涉及双组份有机硅密封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60年代初,有机硅密封胶开始在国外普及,由于其优异的耐高低温、抗老化性能,应用至今30多年不出现老化和粘接性降级的现象,而其他有机密封材料的使用寿命只有5-10年,因此,有机硅密封胶开始迅速发展。1992年,美国有机硅密封胶的产值为3.25亿美元,占密封胶总产值的22.8%,且每年以2%-6%的速度增长。日本有机硅密封胶发展虽晚,但发展较快,尤其是改姓有机硅密封胶,自1978年投产以来,增速迅猛,成为日本用量最大的密封胶,近几年仍保持10%-20%的年增长率。80年代以前,有机硅密封胶在我国的工业化生产发展缓慢,主要依赖进口,随着有机硅密封胶在电子、汽车制造等各个行业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为胶粘剂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对密封胶的性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传统的密封胶只是一种简单的粘接剂,其性能极其单一,寿命短,密封性差,固化时间长,粘结强度低,抗老化时间短,无法满足电子和汽车工业的密封性耐击穿电压和抗气候老化等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组份有机硅密封胶,该双组份有机硅密封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所述的A组份,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硅橡胶100份、基础填料50-120份、固化剂10-30份、偶联剂20-60份、交联剂30-80份、色浆5-20份;
所述的B组份,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硅橡胶50-150份、偶联剂15-70份、固化剂20-80份和色浆5-20。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有机硅密封胶,可粘接密封各种电子和机械产品的有机硅胶弹性体,在室温下即可固化,固化时间短、并且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密封性、耐水、耐电压击穿、耐气候紫外老化、耐高低温可在-60℃-200℃温度范围内使用等优点,使用极其方便。该密封胶从生产到应用都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可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汽车等行业领域。
进一步的,所述的A组分中的硅橡胶为其粘度为8000Pa·s的107硅橡胶,B组分中的硅橡胶为其粘度为8000Pa·s的107硅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的基础填料为碳酸钙。
进一步的,所述的A组分中的固化剂为硅烷偶联剂ND43,B组分中的固化剂为硅烷偶联剂ND43。
进一步的,所述的A组分和B组分中的偶联剂均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进一步的,所述的交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具体的为武大KH550。
进一步的,所述的A组分和B组分中的色浆均为炭黑或钛白粉中的任意一种。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有机硅密封胶,室温下即可固化,固化时间短、并且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密封性、耐水、耐电压击穿、耐气候紫外老化、耐高低温可在-60℃-200℃温度范围内使用等优点,使用极其方便。该密封胶从生产到应用都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可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汽车等行业领域。产品成功实施产业化,能为公司创造新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双组份有机硅密封胶,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A组份采用107硅橡胶100kg、碳酸钙50kg、硅烷偶联剂ND43,10kg、甲基三甲氧基硅烷60kg、武大KH550交联剂30kg、炭黑20kg等组分,将硅橡胶和碳酸钙混合,加温搅拌,真空脱水,将脱完水的碳酸钙和室温硫化甲基硅橡胶中加入交联剂、炭黑在搅拌机混合,抽真空,达到完全混合;B组份采用107硅橡胶150kg、甲基三甲氧基硅烷15kg、硅烷偶联剂ND42,80kg和炭黑20kg等组成。首先将硅橡胶和炭黑搅拌,然后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南大22固化剂,抽真空达到完全混合。
混合时将A组分和B组分在行星搅拌机中加温搅拌,抽真空,同时,采用真空捏合机,使各组分充分结合。
采用全自动灌装机进行灌装,由电动机通过二级蜗轮减速器直接传动主轴,通过主轴传动到进瓶、出瓶拨盘,再由进瓶拨盘传动到罗杆送瓶,瓶子到灌装工位之后,通过机器下面凸轮系统把瓶子顶高,实现真空灌装。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28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转子内的永磁体的技术
- 下一篇:一种连续流好氧生物流化床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