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普通式安全针筒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3028.6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3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卓英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普通 安全 针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针筒,特别是指一种普通式安全针筒。
背景技术
参阅图9、图10,申请人先前所申请且获准的中国台湾第M360049号「抛弃式安全针筒结构改良」专利案,包含一筒体10、一可移动地设置于筒体10内的针头座11、一可移动地插设筒体10内并具有一塞头121的推杆12,筒体10内设置有二分别具有一卡合槽102的定位座101,针头座11具有一接合段111、一弹性勾片112,及二分别与所述等卡合槽102相配合且具有一卡合块114的凸柱113。在组装上,是将针头座11置入筒体10内,并且利用所述等凸柱113的所述等卡合块114崁入于所述等卡合槽102,以达到定位的效果。
然而,此种习知技术,在组装上需要精准地让所述等卡合块114崁入于所述等卡合槽102内,才能达到定位效果,所以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花较多时间,因此仍有改善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针头座11、推杆12,及筒体10皆是利用塑胶射出成型制造而成,在射出针头座11的所述等凸柱113,需利用较为复杂的模具,相对上,成本也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方便且低制造成本的普通式安全针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普通式安全针筒,它包含有:
一管体,沿一轴线方向延伸,并包括一第一管体部、一由第一管体部一端延伸的第二管体部,及一可挠折地歧生于所述第一管体部内侧且环绕轴线的第一反折环,所述第一反折环反折迭后由所述第一管体部朝所述第二管体部缩束延伸,并包括一可活动的第一挠性部;
一推杆,包括一沿所述轴线且可移动地插设于所述管体的杆部,及一设置于所述杆部一端的塞部;及
一针头座,可脱离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塞部能卡掣于所述针头座内,并将所述第一挠性部撑开,使所述第一挠性部能够脱离于所述针头座。
所述推杆可相对于所述针头座于一待注射位置、一极限位置,及一抛弃位置之间移动,于待所述注射位置时,所述推杆的塞部位于所述第一管体部内且与所述针头座相间隔,所述第一挠性部将所述针头座推抵固定于所述第二管体部内,于所述极限位置时,所述塞部卡掣于所述针头座内,并将所述第一挠性部撑开,使所述第一挠性部脱离所述针头座,于所述抛弃位置时,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第二管体部,所述针头座脱离所述第一反折环的抵制并且脱离于所述第二管体部。
所述第二管体部的管体内俓小于所述第一管体部的管体内径,所述管体还包括一介于所述第一管体部与所述第二管体部之间并供所述第一挠性部容置的收纳空间,于所述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挠性部被所述塞部推入所述收纳空间中。
所述管体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部内侧的定位环,所述针头座包括一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部内并顶抵所述定位环的本体、一设置于所述本体底部且穿设于所述定位环的套接管、一由所述本体顶缘往所述套接管缩束延伸的第二反折环,及一环设于所述本体的防漏圈。
所述第一反折环还具有一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部内侧的第一环基部,所述第一挠性部反向于所述第一环基部,所述第二反折环具有一设置于所述本体且环绕所述轴线的第二环基部,及一环绕所述轴线且反向于所述第二环基部的第二挠性部。
所述推杆还具有一环设于塞部的活塞片,所述推杆的塞部具有一环形凸缘,及一介于所述活塞片与所述环形凸缘之间的扩张环,于所述极限位置时,所述活塞片一端顶抵于所述第一环基部,所述环形凸缘穿设于所述本体内并与所述第二挠性部相互卡合,所述扩张环撑开所述第一挠性部。
所述第一挠性部形成多个相间隔的方形缺口。
所述第一挠性部一端外形呈平整状。
所述第一挠性部形成多个锯齿形缺口。
所述第一管体部的管体内径等于所述第二管体部的管体内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透过第一反折环与第二管体部,可有效地定位针头座,使得在组装上极具便利性,另一方面,由于针头座的外形较习知简易,所以也能大幅地降低制造上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普通式安全针筒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说明一推杆于一待注射位置的状态;
图2为一组合剖视图,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推杆于一极限射位置的状态;
图3为一组合剖视图,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推杆于一抛弃位置的状态;
图4为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筒体的一第一反折环与一针头座的第二反折环于塑胶射出后而未被挠折的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卓英,未经陈卓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30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