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闪蒸器回收多余热源能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3290.0 | 申请日: | 2012-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9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良;张克舫;刘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2B3/04 | 分类号: | F22B3/04;F22B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闪蒸 回收 多余 热源 能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核心提出了应用闪蒸器回收多余热源能量的方法,主要用于多热源的余热回收,可在闪蒸器中生产出更多的饱和蒸汽,明显提高闪蒸效果。
背景技术
图1是现有闪蒸器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括:筒体1、筒体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液体进口2,液体进口2连接着喷淋管3,筒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液体出口4,筒体的顶端设置有蒸汽出口6,闪蒸器上部有汽液分离器5。余热源从液体进口2进入喷淋管3,喷淋为细小的液滴后,进行扩容降压,由于能量守恒,余热液体在低压下闪蒸出一部分饱和蒸汽,经过汽液分离后,闪蒸蒸汽从蒸汽出口6引出,低温液体从液体出口4引出。
利用图1的闪蒸器回收余热,效果较差,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如果液体余热源温度不高,闪蒸器闪蒸出的蒸汽量少,闪蒸效果差。例如1t/h压力0.4Mpa、温度130℃的余热水,进入压力为0.05Mpa的闪蒸器内,可闪蒸出温度为81℃的蒸汽0.09t/h,其余0.91t/h是温度为81℃的低温水。可见1t/h的余热水,在闪蒸器中只闪蒸出0.09t/h的蒸汽,闪蒸效果差。
2. 一个热力系统中,往往还存在其他的余热源,其热量往往得不到有效利用,热量白白浪费掉。其他余热源的热量即使得到了回收利用,也需要投入其他的回收装置(如换热器),造成余热回收系统复杂。
综上所述,在现有的闪蒸器回收余热过程中,液体余热源在闪蒸器闪蒸出的蒸汽量不高,闪蒸效果差;而工艺过程中其他余热源的热量却没有合理地回收利用。本发明旨在通过多余热源能量回收的闪蒸器,同时回收利用多种余热热源的热量,闪蒸出更多的蒸汽,提高余热回收效果。
发明内容
为有效回收多余热热源的热量,闪蒸出更多的蒸汽,提高闪蒸器的余热回收效果,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闪蒸器结构。
应用闪蒸器回收多余热源能量的方法,该闪蒸器包括筒体1、喷淋管3、汽液分离器5、蒸汽出口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余热源A进口7、余热源A出口8、余热源B进口9、余热源B出口10、换热管11、管板12、封头13;
闪蒸器卧式布置,筒体1的两端装有封头13,筒体1和封头13通过管板12连接在一起,汽液分离器5、喷淋管3以及换热管10固定在管板12上;汽液分离器5位于闪蒸器的上部空间,中部空间布置喷淋管3,下部空间布置有换热管11,部分换热管浸没在余热源A液体中;在筒体1的上部设置有余热源A进口7,筒体1的下部设置余热源A出口8,余热源A进口7连接着喷淋管3;
筒体1的一端设置有余热源进口9,筒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余热源B出口10;
余热源B从余热源B进口9进入闪蒸器下部的换热管11,放出热量加热换热管外喷淋的余热源A液体,放热降温后从余热源B出口10排出闪蒸器;余热源A从余热源A进口进入喷淋管3,形成液滴后,由于扩容降压,余热源A液体在低压下闪蒸出一部分饱和蒸汽;剩余的余热源A液体以细液滴的形式喷洒在换热管11的表面上,吸收传热管内余热源B的热量后,余热源A液体的一部分汽化为饱和蒸汽,饱和蒸汽经过汽液分离后,从蒸汽出口6引出,另一部分余热源A液体从余热源A出口8引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示意图如图2所示。
本发明具有下列主要技术优点:
1. 液体状态的余热源A进入闪蒸器,闪蒸出低压蒸汽,可回收余热源A的热量。此外,余热源B通过换热管传热给余热源A的饱和液体,汽化出一部分饱和蒸汽,使闪蒸器生产的蒸汽量增加。
2. 实用性强。本发明是在原闪蒸器的基础上,增加了换热功能,闪蒸器无转动部件、寿命长、运行可靠。因此,发明的闪蒸器的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闪蒸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闪蒸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中标号为:
1-筒体
2-液体进口
3-喷淋管
4-液体出口
5-汽液分离器
6-蒸汽出口
7-余热源A进口
8-余热源A出口
9-余热源B进口
10-余热源B出口
11-换热管
12-管板
13-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32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多媒体交互式环境中的赛车方向盘及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婴儿车摇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