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羟基黑色石英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3338.8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6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段玉伟;段其九;朱俊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海县圣达石英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3/06 | 分类号: | C03C3/06;C03B2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羟基 黑色 石英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英管,特别是一种低羟基黑色石英管;本发明还涉及该低羟基黑色石英管的一种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0910232159.5、公开号为 101708949A的中国公开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低羟基黑色石英管,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SiO2≥99.90%、杂质含量低于30ppm的高纯石英粉,75~99.5%;氯化镁0.1~5%,二氧化钛0.1~5%,氯化锌0.1~5%;三氧化二铁0.1~5%;氧化钴0.1~5%。该文献还公开了一种低羟基黑色石英管的生产方法。上述公开文献虽然可以直接生产制得黑色石英管,形成良好的着色效果,可完全替代外涂层黑色石英管。但是,由于其原料配方不太合理,在抗压能力、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方配比更为合理、有效提高产品的抗压与安全性能的低羟基黑色石英管。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上述低羟基黑色石英管的一种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低羟基黑色石英管,其特点是,它由以下比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重量百分含量SiO2≥99.95%、杂质重量含量低于20ppm的高纯石英砂,94.5~99.89%;
氧化镨0.01~0.5%; 硝酸铝0.01~0.5%;
硝酸铈0.01~0.5%; 硝酸钕0.01~0.5%;
氧化铜0.01~0.5%; 氯化钠0.01~0.5%;
三氧化二铁0.01~0.5%; 硝酸钾0.01~0.5%;
氧化铕0.01~0.5%; 氧化铝0.01~0.5%;
三氧化二铬或重铬酸钾0.01~0.5%。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低羟基黑色石英管技术方案中,各原料的优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重量百分含量SiO2≥99.95%、杂质重量含量低于20ppm的高纯石英砂,98.90%;
氧化镨0.1%; 硝酸铝0.1%;
硝酸铈0.1%; 硝酸钕0.1%;
氧化铜0.1%; 氯化钠0.1%;
三氧化二铁0.1%; 硝酸钾0.1%;
氧化铕0.1%; 氧化铝0.1%;
三氧化二铬或重铬酸钾0.1%。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羟基黑色石英管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先将原料高纯石英砂与氯化钠、三氧化二铁、硝酸钾、氧化铝、三氧化二铬或重铬酸钾、氧化镨、硝酸铝、硝酸铈、硝酸钕按所述重量配比在常温下搅拌混合;再将氧化铜、氧化铕添加到高纯石英砂中,然后在200-260℃下进行烤砂处理;烤砂结束后冷却至常温,再投入连熔炉中,在1800-2200℃下熔炼,拉制成黑色石英管,最后在脱羟炉内进行高温脱羟,脱羟温度为800-1200℃,时间为3-8个小时,将石英管的羟基含量降低到1-20ppm,得成品低羟基黑色石英管。
黑色石英玻璃管是一种新型掺杂石英玻璃管,有耐高温高压、吸光范围宽的特点,可以广泛用于取暖器、微波炉加热及汽车烤漆加热等领域。和透明石英玻璃管相比,黑色石英玻璃不透过紫外线和大部分可见光,将其吸收转化为红外辐射;和乳白石英玻璃相比,黑色石英玻璃具有良好的透红外性能,单位面积可以负载数倍的能量。与表面涂层石英玻璃管相比,黑色石英玻璃管成本低,性能稳定;所以黑色石英玻璃管是生产红外辐射器的优秀材料,特别适合用于生产大功率,小体积的红外辐射器。
本发明低羟基黑色石英管除了具有普通黑色石英玻璃管的优点外,还具有配方配比更为合理的优点,由于加入了多种金属氧化物及稀土元素,经常规方法测试,其抗压强度大大提高,也大大延长了石英管做出的灯具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其安全性能。本发明方法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有效保证了低羟基黑色石英管的质量与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海县圣达石英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海县圣达石英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3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