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用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3443.1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1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戴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晓昱喷气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9/36 | 分类号: | D05B69/36;D05B8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缝纫机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一般由机头、机架、传动和附件组成,随着缝制工业大规模的发展,人们对缝纫机的缝制质量和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在缝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断针等金属异物,若不及时处理掉,容易对人体产生意外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缝纫机用检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缝纫机用检测装置,包括台板、设置在台板上的机头、连接在机头上的针杆以及驱动所述针杆运动的针轴,所述针轴与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机头上设置有控制器、光电传感器、报警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缸、光电传感器、报警器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缝纫机用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机头呈倒L形,包括横向板与纵向板,所述横向板的底端设置有滑槽,所述针杆的自由端可沿所述滑槽上下移动,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纵向板上。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缝纫机用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缝纫机用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报警器上连接有消声按钮。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针杆上针的长度,以此来确定所缝制的衣物内是否存在断针,声光报警器可提醒人们进行相应的措施,避免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台板,2、机头,3、针杆,4、针轴,5、气缸,6、活塞杆,7、控制器,8、光电传感器,9、报警器,10、横向板,11、纵向板,12、滑槽,13、消声按钮,14、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缝纫机用检测装置,包括台板1、设置在台板1上的机头2、连接在机头2上的针杆3以及驱动所述针杆3运动的针轴4,所述针轴4与一气缸5的活塞杆6连接,所述机头2上设置有控制器7、光电传感器8、报警器9,所述控制器7与所述气缸5、光电传感器8、报警器9连接。
本发明优选所述机头2呈倒L形,包括横向板10与纵向板11,所述横向板10的底端设置有滑槽12,所述针杆3的自由端可沿所述滑槽12上下移动,所述光电传感器8设置在所述纵向板11上。
所述报警器9为声光报警器,不仅可以看到警示灯,还可以让工作人员听到报警声而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事故,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优选所述报警器9上连接有消声按钮13,由于报警声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一定的干扰,当操作人员听到报警声后能将报警声取消掉。
本发明在使用时,针14设置在针杆3的底端,针杆3带动针14在气缸5的活塞杆6的驱动下往复运动,针14往上运动至最高点时,若光电传感器8仍能探测到针14的存在,则表明针14没有断掉,衣物中不存在危险;若光电传感器8不能探测到针14的存在,控制器7控制报警器9发出警示光,同时发出报警声,提示针14有断掉,衣物中存在危险,操作人员采取相关的措施将断针从缝制的衣物中取出。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晓昱喷气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晓昱喷气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3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设备的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酶体系的仿生固定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