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物制备纺织纤维的复合菌群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4042.8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4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平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C12N1/20;D01C1/04;C12P5/02;C05F5/00;C12R1/01;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013764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物 制备 纺织 纤维 复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用纤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制备纺织纤维的复合菌群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石化资源的日益枯竭,麻类纤维因具有生态、环保等优良特性而备受消费者的钟爱,其需求在逐年增长,全球天然纤维每年增速8%。麻类纤维原料最大特点是纤维含量高,纤维细长有利于交织,强度好;纤维胞腔小、胞壁厚、壁腔比大;由于麻类纤维细胞腔细、纤维细故不透明度高。但其缺点是纤维不容易分丝帚化,使制成的织物透气度低。
现有技术中从麻原料中制备纤维,多通过化学方法,化学方法生产中产生的废液污染化境,破坏土地,污染空气,而且耗能高,耗电及用水量大。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物质不能达到有效循环再利用。化学制剂无法从废液中分离,有机物与化学制剂混合在一起,有机物也无法得到再利用,造成大量损失。
因此,有必要开发生物制纤维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上述污染难题,节能减排,省水,降低生产成本且提高物质的使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化学法制纤维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的制备纤维用生物菌。发明人通过长时间的筛选工作,获得了适合用于制备纤维的能够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生物菌。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菌群,其包含保藏号为CGMCC No.5971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保藏号为CGMCC No.5972的唐山莱茵默氏菌(Rheinheimera tangshanensis)、保藏号为CGMCC No.5975的Wickerhamomyces anomalus(该Wickerhamomyces anomalus菌在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25℃培养三天,细胞球形、卵形、腊肠形,大小为(4.8-14.4)×(3.6-7.2)μm,有沉淀形成。麦芽汁琼脂斜面25℃培养一个月,菌落奶酪状,乳白色,表面平滑,不反光,边缘根状。玉米粉琼脂Dalmau平板培养,产生假菌丝)。
所述的复合菌群能够用于制备纺织用纤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纺织用纤维的方法,其主要包含步骤:
1)菌液的配置:将上述的复合菌群按照下述质量比配置成复合菌水溶液,即为菌液:
芽孢杆菌:唐山莱茵默氏菌:Wickerhamomyces anomalus为2-3:1-2:2-3;
2)原料处理:将麻类原料切成段,并将原料放入浸泡池中润胀;
3)纤维的制备,其包含步骤:
生物降解:将疏解后的原料浸泡到配置好的菌液内;
蒸汽杀菌:将上述生物降解后的原料从菌液中捞出、沥水,通入水蒸汽灭菌;
纤维的获取:将灭菌后的原料进行一段粗磨,成为纤维束;将上述一段粗磨进行二段细磨,使纤维束分散成单根纤维;筛选、过滤经过一段粗磨和二段细磨后的浆液中的纤维束,再次磨浆使其制成单根纤维;
干燥、梳理:将上述制得的纤维在温水中浸泡,然后烘干、梳理,用于制备纺织用纤维。
其中,步骤1)中形成的菌液的密度为6000万个/ml菌以上。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麻类原料为亚麻、苎麻、黄红麻或剑麻。所述的润胀时间为10-12h。
其中,步骤3)所述的生物降解温度保持在35-40℃,时间32-36小时。疏解后的原料与菌液的质量比为1:7-9。所述的蒸汽灭菌为常压水蒸汽灭菌10-30分钟。
进一步地,步骤2)中浸泡原料后的浸泡液经絮凝、沉淀,上清液回收再利用,沉淀物输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
本发明提供的生物方法制备纤维的优点是:1)不污染环境:废液直接转化成有机肥料,达到零排放,零污染。2)生物方法对纤维能起到保护作用,与传统的化学方法相比,本方法能够将全纤维和半纤维都回收,因此提高了得率。3)生物方法在常压下进行降解,节能、减排、低碳。4)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本发明的副产品输送到沉淀池絮凝、沉淀,上清液返回二次利用,再作预浸液使用。絮凝物中含有丰富的多种有机物和N、P、K等植物营养素,絮凝物再与老菌液(多次降解原料粘稠菌液,也含有N、P、K、Fe及微量元素)混合,酸化,然后一同排入沼气发酵池中,生产沼气。将沼渣、沼液与粉碎的锅炉灰混合造粒,制成颗粒有机肥,最后出厂,实现零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平,未经贾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40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