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明暗反差大场景的高精度三维重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4110.0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1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宋丽梅;杨燕罡;陈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明暗 反差 场景 高精度 三维重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明暗反差大场景的高精度三维重建方法,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维重建方法,可以实现明暗反差大场景下物体的高精度三维重建。
背景技术
三维重建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逆向工程、人体扫描、文物保护、服装鞋帽等多个领域,对自由曲面的检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优势。按照成像照明方式的不同,光学三维测量技术可分为被动三维测量和主动三维测量两大类。在主动三维测量技术中,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发展最为迅速,尤其是相位测量轮廓术(Phase Measuring Profilometry,PMP),也被称为相移测量轮廓术(Phase Shifting Profilometry,PSP),是目前三维测量产品中常用的测量方法。相位测量方法是向被测物体上投射固定周期的按照三角函数(正弦或者余弦)规律变化的光亮度图像,此光亮度图像经过大于3步的均匀相移,最好为4-6步均匀相移,向物体投射4-6次光亮度图像,最终完成一个周期的相位移动。物体上面的每个点,经过相移图像的投射后,在图像中会分别获得几个不同的亮度值。此亮度值经过解相运算,会获得唯一的相位值。由于目前采集到的图像的幅面较大,为了提高相位精度,需要向被测物体投射多个周期的相位图,因此,在一副图像中,相同相位值会出现多次。为了在图像中获得唯一的相位值,格雷码方法是常用的辅助解相方法。目前出现的三维测量产品,普遍采用格雷码加相移的光学投射方法,如德国GOM公司的Atos-I型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德国Steinbichler公司的COMMET系列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德国Breuckmann公司的optoTOP系列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北京天远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的OKIO-II型三维扫描仪、上海数造科技有限公司的3DSS综合型三维扫描仪、天津世纪动力光电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的CPOS三维扫描仪等。由于格雷码的编码方法主要靠图像的二值化来进行编码,因此对于复杂场景中的物体以及物体表面颜色变化较多的情况,一般需要喷涂显影剂才能实现较好的测量效果。
外差多频方法是暨格雷码方法之后提出的一种改进的三维重建方法,可以避免格雷码仅仅使用二值化来进行阈值分割的情况。外差多频的原理是利用三种不同频率的相移光栅,两两叠加出一种更长波形的光栅,再利用两个叠加后的光栅,最终叠加出全场唯一的相位。该方法由于需要进行三次叠加运算,如果背景复杂的情况下,叠加的相位存在很大的误差,大大影响测量效果。因此,外差多频方法虽然比格雷码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仍然不能解决复杂场景情况下的高精度三维重建难题。
为了解决明暗反差大以及无法喷涂显影剂的三维重建难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的三维重建方法,无需喷涂显影剂,就可以高精度的恢复复杂环境以及颜色变化较多的物体的三维形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相移光栅的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能够应用于高精度三维测量中,可以弥补格雷码和外差多频方法在三维重建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所述的三维重建系统的硬件系统包括:
用于投射光信号的光源投射装置,光源投射装置的分辨率为LR×LC;
用于精度控制、图像采集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
用于采集图像的彩色摄像机,图像分辨率为CR×CC,相机个数为1-2个;
用于放置所述的光源投射装置和所述的彩色摄像机的扫描平台;
本发明所设计的三维重建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选取合适的λ1、λ2、λ3三种波长的正弦或者余弦函数光栅,所述的三种波长的光栅的用途是,经过所述光学投影装置转化为亮度信息后,可以向物体投射相移光栅。λ1、λ2、λ3的数值不同,为了表述方便,本发明暂且假设λ1>λ2>λ3,如果相移光栅为竖向排列,则三种波长应满足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λ1≥LR λ1=Mλ2 λ2=Nλ3(M和N为整数) 公式(1)
如果相移光栅为横向排列,则三种波长应满足的关系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4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