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卧螺离心机的行星差速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45800.8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6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群;曲世强;郭雪;鲍建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9/10 | 分类号: | B04B9/10;F16H48/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2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离心机 行星 差速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机,具体讲涉及一种用于卧螺离心机的行星差速器结构。
背景技术
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分离原理将悬浮料液进行固液分离的装置。离心机有一个绕本身轴线高速旋转的圆筒,称为转鼓,通常由电动机驱动,悬浮液加入转鼓后,被迅速带动与转鼓同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各组分分离,并分别排出。
卧螺离心机由于具有节能降耗、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在越来越多的工业化工及环保领域得以应用。差速器作为卧螺离心机的核心部件,分为行星齿轮差速器和摆线针轮差速器两种。其中渐开线行星齿轮差速器由于承载能力高、结构紧凑、体积小、差速范围大、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大、中、小各种扭矩和差速工况的卧螺离心机,尤其适用于高分离因素、大差转速、大推料扭矩的卧螺离心机。
如附图1所示,卧螺离心机上通常使用的行星齿轮差速器由两级行星齿轮机构组成,内齿圈a1和a2的外壳和离心机转鼓A固定,并与转鼓同步旋转,差速器由副皮带轮b向其输人轴传动转速,差速器输出轴通过花键轴与转鼓A内的螺旋啮合,差速器输入端连接一级太阳轮R1和内齿圈a1形成I级变速,通过行星轮架(系杆)X1带动二级太阳轮R2并耦合到第二级行星传动机构,进一步减速输出。
卧螺离心机工作工程中,螺旋和转鼓必须存在一定的差转速,方能将经过离心分离沉降在转鼓内壁的相对液相物而言比重大的固相物推离出转鼓,进而排除机外。一般来说,当卧螺离心机的转速较快时(通常是离心机转鼓频率在10hz以上),液相物和固相物分离的效果较好,液相物和固相物分别从液相物和固相物出口分离出来,但是,当离心机转鼓频率低于10hz时,由于离心力已不足以克服重力,原来紧贴在转鼓内壁的大量固相层和液相层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下落,一方面易导致固相物进入到液相物中,进而发生清液污染、管路沉降堵塞等问题,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导致卧螺离心机大端密封压力增大,有时会使大端罩壳密封处出现喷水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行星齿轮差速器结构使卧螺离心机的螺旋和转鼓同向转动,导致在卧螺离心机低速转动过程中固相物进入到液相物中,发生清液污染、管路沉降堵塞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行星齿轮差速器结构,使卧螺离心机的螺旋和转鼓反向转动,从而使卧螺离心机低速转动过程中液相物和固相物也能分别从液相物和固相物出口分离出来。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设计一种用于卧螺离心机的行星差速器结构,它包括输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从第二内齿圈外壳中穿出,输入轴位于第二内齿圈外壳中的一端上装有一级太阳轮,一级太阳轮与一级行星轮外啮合,一级行星轮中心固定装在第二内齿圈外壳内支架上,一级行星轮与第一内齿圈内啮合,第一内齿圈外壳支架上装有二级太阳轮,二级太阳轮与二级行星轮外啮合,二级行星轮与第二内齿圈内啮合,二级行星轮输出轴伸出第二内齿圈外壳。
所述一级行星轮中心键槽固定装在第二内齿圈外壳内支架上。
所述二级行星轮中心键槽固定装在第一内齿圈外壳内支架上。
所述一级行星轮数量为3个,以一级太阳轮中心轴为中心成圆周均匀分布。
所述二级行星轮数量为3个,以二级太阳轮中心轴为中心成圆周均匀分布。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行星齿轮差速器结构,使卧螺离心机在高速运动时和低速运动时都保持螺旋和转鼓反向转动,从而使卧螺离心机低速转动过程中液相物和固相物也能分别从液相物和固相物出口分离出来,分离效率提高,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传统卧螺离心机差速器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差速器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卧螺离心机的行星差速器结构,它包括输入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从第二内齿圈2外壳中穿出,输入轴1位于第二内齿圈2外壳中的一端上装有一级太阳轮3,一级太阳轮3与一级行星轮4外啮合,一级行星轮4中心固定装在第二内齿圈2外壳内支架201上,一级行星轮4与第一内齿圈5内啮合,第一内齿圈5外壳支架501上装有二级太阳轮6,二级太阳轮6与二级行星轮7外啮合,二级行星轮7与第二内齿圈2内啮合,二级行星轮6输出轴伸出第二内齿圈2外壳。
所述一级行星轮4中心键槽固定装在第二内齿圈2外壳内支架201上。
所述二级行星轮7中心键槽固定装在第一内齿圈5外壳内支架50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58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