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荷茗草醌的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6075.6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6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0/34 | 分类号: | C07C50/34;C07C4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荷茗草醌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物质的提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荷茗草醌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荷茗草醌是从唇形科(Labiatae)荷茗草Horminum pyrenaicum中分离得到的一种二萜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0O2,分子量为332.44。研究发现荷茗草醌具有:1.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霍乱弧菌的MIC都为7.8μg/ml,对白色念珠菌和绿脓杆菌的MIC都为250μg/ml;2.细胞毒活性,抑制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细胞的ED50为4.6μg/ml,对HeLa细胞的IC50为13.5μg/ml,对Hep-2细胞的IC50为15.8μg/ml;3.抗锥虫活性,体外在30μM浓度时能完全抑制克氏锥虫(T.cruzi)的生长;4.蛙背神经节试验表明,本品抑制神经元GABA受体控制的氯离子流(chloridecurrent),且呈浓度依赖关系。
经文献检索,国内尚未发现荷茗草醌的工业提取方法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的荷茗草醌的提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以荷茗草为原料,加入萃取釜中,以80-85%乙醇溶液为夹带剂,以超临界CO2为溶剂进行萃取,收集萃取物;
2)将萃取物用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液为萃取剂进行逆流萃取,收集合并萃取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浓缩液;
3)将浓缩液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以正己烷-氯仿-正丙醇-水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根据谱图收集成分,低温浓缩干燥即得荷茗草醌。
所述步骤1)中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35-50℃,萃取压力为20-28MPa,分离釜Ⅰ温度为28-35℃,压力为6-8MPa,分离釜Ⅱ温度为25-30℃,压力为5-6.5MPa。
所述步骤3)中正己烷-氯仿-正丙醇-水体积比为(15-17):(10-13):(13-16):(5-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低耗能、环保,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荷茗草醌,分离过程无产品损失,高效,制备周期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荷茗草药材1000g,加入超临界CO2萃取釜中,开启设备,设置参数:萃取温度为50℃,萃取压力为25MPa,分离釜Ⅰ温度为35℃,压力为8MPa,分离釜Ⅱ温度为30℃,压力为5MPa,CO2流量为18L/h,以80%的乙醇溶液为夹带剂,萃取时间1.5h,得到萃取物,将萃取物加入萃取塔顶,用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液为萃取剂进行逆流萃取,按与料液流量比2:1从萃取塔底部加入,使两相混合完成萃取,收集顶部萃有荷茗草醌的萃取液,减压回收萃取剂得浓缩液。取正己烷、氯仿、正丙醇、水按15:10:13:5比例混合,静置分层,取上相泵入色谱管,开启高速逆流色谱仪,调整转速为850rpm,同时把下相以3ml/min流速泵入,注入二浓缩液,紫外检测器监测,收集流分,减压浓缩后,干燥即得荷茗草醌,含量96.7%,收率81.3%。
实施例2:
取荷茗草药材1000g,加入超临界CO2萃取釜中,开启设备,设置参数:萃取温度为35℃,萃取压力为25MPa,分离釜Ⅰ温度为30℃,压力为7MPa,分离釜Ⅱ温度为25℃,压力为6MPa,CO2流量为20L/h,以85%的乙醇溶液为夹带剂,萃取时间2h,得到萃取物,将萃取物加入萃取塔顶,用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液为萃取剂进行逆流萃取,按与料液流量比2:1从萃取塔底部加入,使两相混合完成萃取,收集顶部萃有荷茗草醌的萃取液,减压回收萃取剂得浓缩液。取正己烷、氯仿、正丙醇、水按17:13:16:8比例混合,静置分层,取上相泵入色谱管,开启高速逆流色谱仪,调整转速为850rpm,同时把下相以3ml/min流速泵入,注入浓缩液,紫外检测器监测,收集流分,减压浓缩后,干燥即得荷茗草醌,含量97.3%,收率84.5%。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6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