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罗布麻/精梳棉包覆纱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46937.5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8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龚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阴大成纺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罗布麻 精梳棉包覆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罗布麻/精梳棉包覆纱线。
背景技术
罗布麻因首先在新疆罗布泊发现而得名。罗布麻纤维是一种韧皮纤维,位于茎秆的韧皮组织内,呈非常松散的纤维束,除具有麻类纤维的吸湿透气等共同特性外,还具有远红外和抑菌性能,是绿色天然环保纤维。用罗布麻纤维开发的面料,可以极大提高纺织品的保健功能。但罗布麻皮胶质物质含量高、表面光滑无卷曲,长短差异大,抱合力小,纺纱性能差,在牵伸过程中不能按常规工艺成纱,用其做纯纺产品困难很大,对其纤维的深加工带来了相当的难度。目前通用的工艺是把它与棉混纺,有时为提高纱的强度也混入少量的涤纶,但混纺不能充分发挥罗布麻纤维功能性,也不能解决罗布麻纺织物穿着舒适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罗布麻的天然特殊功效,阻碍了罗布麻纤维及其制品的推广利用。
包覆纱是以长丝或短纤维为纱芯,外包另一种长丝或短纤维纱条,外包纱按照螺旋的方式对芯纱进行包覆。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0510044026.7公开的“短纤维包缠复合纱生产方法及其装置”,中国发明专利CN200610167939.2公开的“外包羊绒组合纱线及制造方法”。这些方法和产品都没有涉及罗布麻/精梳棉包覆纱。
发明内容
罗布麻具有吸湿透气、远红外和抑菌等功能,但成纱条干不匀、强力低、耐磨性差,这对纺织后续加工带来困难,阻碍了罗布麻纤维及其制品的推广利用。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保留罗布麻纤维功能性及提高舒适性两者矛盾的问题,提供一种以罗布麻纤维为芯纱、外包精梳棉的复合纱线。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以罗布麻纯纺纱为芯纱,通过包覆工艺,以螺旋形的方式外包精梳棉。该产品是一种空白产品。
罗布麻/精梳棉包覆纱工艺参数选为:线密度、包覆度、纤维含量。
芯纱线密度:18.2tex~20.8tex;外包纱线密度:2×7.4tex;复合后的包覆纱线密度:32.0tex~50.0tex; 包覆度:360 t/m ~420t/m;纤维含量:55%~70%。
线密度
线密度定义:以1000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表示,单位为tex。见式(1)。
T=G/L×1000 (1)
式中:T为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G为重量,单位为克(g);L为长度,单位为米(m)。
包覆纱的线密度见式(2)。
TB= TS+∏d3/100×tw×Tw (2)
式中: TB为包覆纱的线密度(tex); TS为芯纱的线密度(tex); d3为芯纱的直径(mm); tw为外包纱的捻度(t/m);Tw为外包纱的线密度(tex)。
包覆度
包覆度是外包纤维对芯丝的包覆捻度,定义为单位长度纱的捻回数,单位为捻/米(t/m),见式(3)。
t =nd/ud (3)
式中: nd为锭子转速(r/min);ud为引纱辊线速度(r/min)。
包覆纱捻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成纱性能。当包覆捻度超过一定范围时,随着外包覆纱包缠螺旋角的增大,而使其在纱线轴向上承受的有效分力减少,强力反而会下降,并且包覆捻度过高必然导致成纱手感发硬、柔软性差,卷取速度降低,生产效率下降。若包覆捻度过小,外包纱与芯纱间合力不大,外包纱在成纱的表面会起圈,限制了适用性。因此,在保证成纱指标符合要求及最大限度提高设备生产率的条件下,应合理选取包覆捻度。
包覆捻度的大小应根据不同品种、外包覆纱的粗细、包覆纱的外观等因素而定。
包覆工艺参数的变化直接影响复合纱的性能,因此包覆时优化配置工艺参数是提高成纱质量的关键。
最大包覆捻度见式(4)。
t/m=1m/(∑外包纱直径mm/100) (4)
纤维含量
包覆纱的纤维含量见式(5)、式(6)。
Hs=TsWs/(TsWs+TwWw) (5)
Hw=1-Hs (6)
式中: Hs为芯纱的含量(%); Ts为芯纱的线密度(tex); Ws为芯纱的回潮率(%);
Tw为外包纱的线密度(tex); Ww为外包纱的回潮率(%); Hw为外包纱的含量(%)。
包覆纱质量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阴大成纺纱有限公司,未经蒙阴大成纺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6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轴高速点胶机器人伺服控制系统
- 下一篇: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