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炉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8409.3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8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发贤;徐慎忠;刘文卜;顾健;陈汉明;陈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南通分院;南通京通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1/02 | 分类号: | F28F21/02;F22B37/00;F24H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26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锅炉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排烟温度高、燃烧不充分、锅炉热效率低等问题。排烟热损失中的能源总量庞大,将这一部分能源充分利用来余热空气和水,提高空气温度以及给水温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燃料利用效率。我国工业锅炉近五十年来一直使用铸铁省煤器回收烟气余热,其传热效率低、积灰难清理、不耐腐蚀。国内外针对工业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课题也开发了几种类型的装置,低温腐蚀、积灰堵灰、制造及运行成本之间的矛盾。因此研发推广运行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使用范围广,能够运用于各种型号新装置以及在用的燃煤、燃油、燃天然气的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和有机热载体锅炉,且可以应用于具有余热回收价值的化工装置的工业锅炉余热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验证了锅炉烟气出口温度高达260℃-320℃;铸铁省煤器实际应用效率不到3%,锅炉排烟温度仍然超过200℃。
锅炉余热回收装置中需要采用换热元件,传统石墨不能用于换热元件,温度超过110℃就开裂了,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存在技术偏见是认为人造石墨无法用于换热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可以高效回收锅炉余热。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换热元件,所述换热元件为人造石墨。
优选地,所述锅炉余热回收装置位于烟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换热元件中的人造石墨经过石墨浸渍、固化处理和热处理而形成。
优选地,所述人造石墨的导热系数平均值为120.3 W/m·℃,热膨胀系数 6×10-6/℃-11×10-6/℃,热分解温度大于250℃,滑动摩擦系数低于0.2。
优选地,还包括热水箱、冷水箱、循环泵、控制仪表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管路,烟道热量通过所述换热元件传递给位于其内部的循环水进行锅炉余热的回收。
优选地,所述换热元件为圆块式、列管式、圆筒式或者其组合式。
优选地,所述换热元件包括紧邻烟道入口的再热段和与所述再热段连接的换热段。
优选地,所述再热段为圆筒形夹套结构,内部为耐腐蚀的石墨制双向翅片圆筒,烟气从内部通过,外面是不锈钢制外壳。
优选地,所述换热段为圆筒形夹套结构,内部由四块石墨圆块组合为所述人造石墨换热元件,圆筒外壳为不锈钢,石墨圆块组件为可拆卸更换结构,石墨圆块纵向和横向开有相互交错的孔道。
优选地,所述换热元件包括上管板、下管板和位于其间的若干人造石墨换热管,所述锅炉余热回收装置上部安装磁翻板液位计和液位报警联锁装置。
本发明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充分回收锅炉烟气余热,显著提高锅炉给水温度可达90℃-95℃;可以将烟气的排放温度降到酸露点以下,减少锅炉烟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双重目的。现场测试分析,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实现了提高锅炉热效率8%-10%的预期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风冷流程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水冷流程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流程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机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南通分院;南通京通石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南通分院;南通京通石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挂钩
- 下一篇:一种内置音响的儿童安全座椅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