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铝脱氧轴承钢连浇炉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8441.1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1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范植金;罗国华;朱玉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C21C7/06;C21C7/072;C21C7/076;C21C7/10;C21C1/02;C21C5/28;B22D1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脱氧 轴承钢 连浇炉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炼方法,具体属于一种提高轴承钢连浇炉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传动部件,当轴承工作时,轴承内、外套圈和轴承滚动体间承受高频交变应力的作用,工作条件十分苛刻。在复杂交变应力作用下,在套圈或滚动体的表面上抗疲劳强度低的部位首先产生疲劳裂纹,最后形成疲劳剥落,使轴承破损失效。
人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氧含量显著影响轴承钢的疲劳寿命。瑞典SKF公司对轴承钢氧含量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即疲劳寿命与氧含量的关系为L10(相对寿命)=372〔O〕-1.6,即氧含量0.0010 %轴承钢的疲劳寿命是氧含量0.0040 %轴承钢的10倍。因此,如何减少轴承钢中的氧含量一直是该领域工作者的研究课题。
为实现轴承钢的低氧含量,炼钢过程中一般都需要用强脱氧剂Al进行脱氧,用Al脱氧成本低且可以获得较低的溶解氧含量,但是脱氧产物Al2O3夹杂不易上浮去除。而残留在钢中的Al2O3夹杂物在轧制过程中会沿轧制方向碎裂为链状夹杂物带,其尖锐的棱角易引发空穴的形成和成为应力源,对轴承钢的疲劳寿命非常不利,且在轴承钢连铸生产时,Al2O3夹杂物易在水口处聚集粘附形成结瘤而堵塞水口。目前,轴承钢因连铸水口结瘤堵塞,连浇炉数未超过2炉,导致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成为制约轴承钢采用连铸工艺生产的“瓶颈”。
中国专利申请号:01132236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采用60吨以上的直流电炉初炼(EBT出钢,添加精炼渣料、各种必需的铁合金、增碳剂和铝脱氧剂)-钢包炉精炼(底吹氩)-真空炉脱气-模铸工艺生产钢中氧含量和钛含量分别不大于0.0007 %和0.012 %的超纯高碳铬轴承钢的冶炼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02510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采用配料优化→30吨电炉初炼钢液→底吹氩钢包炉精炼→真空炉脱气→模铸工艺生产氧、钛、氮含量分别≤0.0007 %、0.0012 %、0.0055%的高清洁高碳铬轴承钢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03153956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采用常规的电炉、转炉或其它非真空熔炼炉中熔化、在精炼装置中精炼、在精炼后期以喂包芯线或加入合金块进行钡合金化,以提高钢的洁净度,使钢中氧含量为0.0008 %的一种钡微合金化轴承钢的生产方法。
上述几个已公开的专利文献,均是只解决氧含量和钛含量的问题,都未涉及轴承钢连铸水口结瘤堵塞问题的解决方案。
还有日本专利公开号为:特開2004-16914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轴承钢生产方法,转炉吹炼后,在钢包中用Al脱氧,同时添加MgO粉剂对顶渣进行改质处理,使脱氧产物Al2O3夹杂易上浮去除。但其存在的不足是顶渣浮于钢液表面易固化,钢液和钢渣之间难以充分发生反应,实际去除Al2O3夹杂效果有限,亦不能解决轴承钢的连铸生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轴承钢连铸的连浇炉数提高到5炉及以上,而且可将其氧含量控制在≤0.0010 %,非金属夹杂物控制在A类≤1.0、B类≤1.0、C类为0、D类≤0.5的提高铝脱氧轴承钢连浇炉数的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一种提高铝脱氧轴承钢连浇炉数的方法,其步骤:
1)铁水脱硫,控制高炉铁水入铁水罐温度不低于1320℃,并控制脱硫后铁水中的:S重量百分比含量≤0.010%,P重量百分比含量≤0.20%,Si重量百分比含量0.10~1.00%;
2)转炉冶炼,控制脱硫铁水进入转炉的温度不低于1220℃,控制氧化渣碱度R不低于3.0,控制转炉终点C重量百分比含量不低于0.08%; R=CaO/SiO2;
3)转炉出钢并合金化,控制转炉流入钢包的渣量厚度不超过150mm;当出钢到钢水总量的1/4时,按照0.20~1.0Kg/吨钢一次性加入铝;
4)氩站进行吹氩搅拌,吹氩搅拌不少于3分钟后,按照≤0.8Kg/吨钢喂入Al线;
5)进行精炼,精炼渣选用CaO-SiO2-Al2O3渣系,控制精炼渣中碱度R:2.0~5.0, R=CaO/Si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