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转台俯仰轴的配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8580.4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0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 |
主分类号: | F16F15/28 | 分类号: | F16F15/2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岳洁菱;姜中英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转台 俯仰 配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重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转台俯仰轴的配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转台俯仰轴的配重机构包括:螺栓、外罩和配重块。调整俯仰轴重心平衡时,首先将外罩取下,拆装配重块,改变总配重的重量,实现平衡的调整,然后安装外罩。由于安装外罩造成俯仰轴的少许不平衡,然后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调整平衡。目前的配重机构,操作繁琐,过程复杂,耗费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转台俯仰轴的配重机构,解决目前配重机构操作繁琐、过程复杂、耗费时间长的问题。
一种用于转台俯仰轴的配重机构,包括:外罩、配重块,还包括:丝杠、导向柱、上轴套、框架、丝母、固定板、直线轴承、端盖、摇把、下轴套。
框架为圆筒状,框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各有三个圆通孔。三个上轴套分别置于框架上端面的三个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三个下轴套分别置于框架下端面的三个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每一组上轴套和下轴套的轴心均重合。每个上轴套的下端为盲孔,每个下轴套的轴心有通孔,丝杠的上端置于一个上轴套的盲孔中,丝杠的下端置于相应下轴套的通孔中。两个导向柱的上端分别置于另外两个上轴套的盲孔中,导向柱的下端置于相应下轴套的通孔中。配重块为圆盘型,配重块与框架上、下端面对应的位置有三个圆通孔,丝母置于配重块上与丝杠对应的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丝杠贯穿丝母的内螺纹孔;两个直线轴承分别置于配重块上与导向柱对应的两个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导向柱贯穿直线轴承的通孔。固定板置于丝杠和导向柱下端,导向柱贯穿固定板并螺母固定,丝杠贯穿固定板,端盖置于固定板下端,端盖与固定板螺栓固定。外罩置于固定板下端,外罩与框架螺钉固定。
配重机构工作时,摇把贯穿外罩,并置于丝杠下端,摇动摇把时,驱动丝杠在上轴套和下轴套的通孔中旋转,带动丝母上下移动,丝母上下移动带动配重块及直线轴承沿导向柱上下移动,从而调整配重机构的重心位置,实现调整俯仰轴平衡的目的。
本发明在不拆卸外罩及反复调整配重块的情况下,实现了俯仰轴的调平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
附图说明
图1 一种用于转台俯仰轴的配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 一种用于转台俯仰轴的配重机构剖视图;
图3 一种用于转台俯仰轴的配重机构的立体剖面图;
图4 一种用于转台俯仰轴的配重机构使用时调整示意图;
1.框架 2.丝杠 3.导向柱 4.上轴套 5.配重块 6.丝母 7.外罩 8.固定板 9.直线轴承 10.端盖 11.摇把 12.下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转台俯仰轴的配重机构,包括:外罩7、配重块5,还包括:丝杠2、导向柱3、上轴套4、框架1、丝母6、固定板8、直线轴承9、端盖10、摇把11、下轴套12。
框架1为圆筒状,框架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各有三个圆通孔。三个上轴套4分别置于框架1上端面的三个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三个下轴套12分别置于框架1下端面的三个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每一组上轴套4和下轴套12的轴心均重合。每个上轴套4的下端为盲孔,每个下轴套12的轴心有通孔,丝杠2的上端置于一个上轴套4的盲孔中,丝杠2的下端置于相应下轴套12的通孔中。两个导向柱3的上端分别置于另外两个上轴套4的盲孔中,导向柱3的下端置于相应下轴套12的通孔中。配重块5为圆盘型,配重块5与框架1上、下端面对应的位置有三个圆通孔,丝母6置于配重块5上与丝杠2对应的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丝杠2贯穿丝母6的内螺纹孔;两个直线轴承9分别置于配重块5上与导向柱3对应的两个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导向柱3贯穿直线轴承9的通孔。固定板8置于丝杠2和导向柱3下端,导向柱3贯穿固定板8并螺母固定,丝杠2贯穿固定板8,端盖10置于固定板8下端,端盖10与固定板8螺栓固定。外罩7置于固定板8下端,外罩7与框架1螺钉固定。
配重机构工作时,摇把11贯穿外罩7,并置于丝杠2下端,摇动摇把11时,驱动丝杠2在上轴套4和下轴套12的通孔中旋转,带动丝母6上下移动,丝母6上下移动带动配重块5及直线轴承9沿导向柱3上下移动,从而调整配重机构的重心位置,实现调整俯仰轴平衡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5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