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8772.5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付正伟;吕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4/525;H01M4/1391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能量 密度 锂离子电池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倍受青睐,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中最关键的材料,它的发展也最值得关注。目前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层状结构的钴酸锂、镍酸锂,尖晶石结构的锰酸锂和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锰酸锂除了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外,还有层状结构的LiMnO2,其中层状LiMnO2比容量较大,但其属于热力学亚稳态,结构不稳定,存在Jahn-Teller效应而循环性能较差;尖晶石结构LiMn2O4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充放电电压高,对环境友好,安全性能优异,但比容量较低,高温下容量衰减较严重;磷酸铁锂其安全性高、成本较低,但存在放电电压低(3.4V)、振实密度低等不足;层状钴酸锂(LiCoO2)制备工艺简单,充放电电压较高,但是,因钴资源稀少、成本较高、环境污染较大和抗过充能力较差,其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镍酸锂(LiNiO2)比容量较大,但是制备时易生成非化学计量比的产物,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差。上述几种正极材料的缺点都制约了其自身的进一步应用,寻找新的正极材料成了研究的重点。
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2157753A,公布日2011年8月17日,公开了一种快充高功率卷绕柱式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多孔隔离膜、依次卷绕成为柱式芯体,并在芯体外套装金属外壳、电解液注入金属壳体中,其正极材料为钴酸锂、锰酸锂、三元素材料、镍钴铝酸锂、磷酸亚铁锂中的一种或几种,负极材料为石墨、钛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正极集流体为厚度8~30μm的预处理铝箔或铝网,负极流体为厚度8~30μm的铜箔、铜网或铁镀镍箔或铁镀镍网,该发明实现了电池高功率输出和快速充电,不足之处是:所采用的正极材料结构不稳定、比容量低、热稳定性差,电池的能力密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池采用的正极材料结构不稳定、比容量低、热稳定性差,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定,比容量高,热稳定性好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芯体和填充在壳体内的电解液,所述芯体由正极片、负极片和贴设于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构成,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由正、负极集流体和粘结于其上的正、负极材料层组成,正极材料采用的正极活性物质为LiNixCoyAlzO2,0.7≤x≤0.9;0.05≤y≤0.1; x+y+z=1。LiCoO2,LiNiO2同为α-NaFeO2结构,且Ni、Co为同周期相邻元素,因此它们能以任意比例混合形成固溶体并且保持层状结构不变,具有很好的结构互补性,同时,它们在电化学性能上互补性也很好,层状Li-Ni-Co-Al-O系列材料(NCA材料)较好地兼备了以上的优点,弥补了由于只有Ni,Co的层状结构而导致的结构不稳定的缺点,Ni含量的提高可以大大提高电池的容量。
作为优选,正极片的正极材料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正极活性物质 75~98%,导电剂1~15%,粘结剂1~10%;负极片的负极材料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负极材料89~96%,导电剂1~8%,羧甲基纤维素钠1~3%,丁苯橡胶2~4%。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配方和组成合理,各组分配制成的正、负极浆料均匀性好,正、负极浆料的稳定性高,涂覆后获得的正、负极片敷料均匀,正、负电极的吸液性能和保液性能好,正、负极片上的正极涂层不易剥落,可以提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剂为导电炭黑、超导碳、导电石墨、鳞片石墨、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负极材料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炭微球、聚合物炭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正极片采用铝箔作为集流体,铝箔的厚度为15~20μm;所述负极片采用铜箔作为集流体,铜箔的厚度为10~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热管和使用该传热管的气体换热器
- 下一篇:用于工厂等的辐射管状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