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硅氟唑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9201.3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1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星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5/10 | 分类号: | A01N55/10;A01N43/54;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03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硅氟唑 嘧菌酯 杀菌 组合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硅氟唑与嘧菌酯进行复配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农作物真菌病害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硅氟唑,英文名称:simeconazole (RS)-2-2(4-氟苯基)-1-(1氢-1,2,4-三唑-1-基)-3-(三甲基硅烷基)丙烷-2-醇。为日本三共公司开发的含硅三唑类杀菌剂,是一种麦角甾醇类合成抑制剂,但作用机理较为独特,该药剂具有卓越的根部吸收作用,在作物体内向上移行,故具有良好的作物内渗透移行性和杀菌效果,有很广的的杀菌谱,其对菌类及众多不完全菌类均有很高的抗菌活性并能同时防治众多病害。以往的三唑类农药通常对水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硅氟唑尤其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水稻病有优异防治效果,且无药害产生。其化学结构式为:
嘧菌酯,英文名称:Azoxystrobin,(E)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嘧菌酯是一种全新的β甲氧基炳烯酸脂类杀菌剂,具保护、治疗和铲除三重功效,通过抑制病菌的呼吸作用来破坏病菌的能量合成而丧失生命力。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主要用于谷物、水稻、花生、葡萄、马铃薯、果树、蔬菜、咖啡、草坪等。嘧菌酯具良好的作物安全性和非常突出的环境相容性。为得到最好的防效,在病害发生初期施药,喷雾时应注意加足水量,使作物表面药液充分覆盖。其化学结构式为:
上述两种药剂由于长期单独使用,容易导致病菌抗药性的产生,造成药效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用药量大大上升,喷洒周期缩短,并且使用效果差,增加了成本,大量农药的使用,使得病菌抗性更加严重,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农产品的药物残留也增大,影响到人类、动物等的健康和正常生存,将硅氟唑与嘧菌酯进行复配使用防治农作物病害,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由硅氟唑与嘧菌酯进行复配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通过复配起到增效作用,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可用来防治真菌在水稻、葡萄、黄瓜、苹果等多种作物上产生的白粉病、黑星病、纹枯病等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有较好的作用。
本发明中,所提到的硅氟唑与嘧菌酯的重量、有效成分的重量等,均指的是折百后的重量,即有效物质的重量。
本发明的含硅氟唑与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组成为硅氟唑与嘧菌酯,所述的硅氟唑和嘧菌酯的重量比为,硅氟唑:嘧菌酯=1:1~1:100。
作为优选,所述的硅氟唑与嘧菌酯的重量比为=1:5~1:20。
其中,该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90%。
该组合物剂型包括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加入助剂及赋形剂,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的生产工艺可制成所需剂型。
该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上的真菌性病害,用于防治在水稻、小麦、黄瓜、苹果等多种作物上产生的白粉病、黑星等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有较好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将硅氟唑与嘧菌酯两种杀菌剂进行复配,由于二者之间作用机理不同,硅氟唑是麦角甾醇类合成抑制剂,嘧菌酯是通过抑制病菌的呼吸作用来破坏病菌的能量合成,使复配制剂兼具保护、内吸传导功能,扩大了杀菌谱,从而适用范围广,复配的组合物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具有增效作用,不仅防治效果好,减少了用药量和用药成本,降低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而且大大延缓了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总之,本发明的复配杀菌组合物,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以孢子萌发法研究了硅氟唑与嘧菌酯不同配比的复配混剂对小麦白粉病的室内毒力,实验方法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来评价混用效果, CTC值大于120时混剂具有增效作用,小于80时是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间时具有相加作用。
具体方法如下:
取配好的不同浓度药液10μl置于凹玻片上,防尘条件下干燥形成药膜。将感染白粉病的小麦叶片剪下,用毛笔刷下病斑上白粉状霉层即分生孢子,加无菌水制备成适当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将孢子悬浮液定量滴加到药膜上,在20℃条件下保湿培养16小时,检查萌发率。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抑制孢子萌发率=[(对照孢子萌发率-处理孢子萌发率)×100/对照孢子萌发率]×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星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星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9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