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麻抛光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1644.6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9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周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道林 |
主分类号: | B24D13/00 | 分类号: | B24D13/00;B24D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麻抛光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抛光轮是一种机械、五金、不锈钢制品等表面抛光处理的必须耗材,而且市场需求量巨大,是一种无衰退期的产品。现今市场所用的抛光轮,都是一种麻布油麻固化型抛光轮,所用材料都是采用麻布、面布纤维加工固化而成,但是现今麻布成本昂贵,每1000千克的麻布价格在12000元左右,而且耐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竹麻抛光轮及其制造方法,竹麻抛光轮的密度高于传统抛光轮,所需的磨料比传统抛光轮节省30%,耐磨损度比传统同类抛光轮提高37%-80%左右,而且原料来源广泛,加工成本低,制造方法简单,无污染。
本发明的竹麻抛光轮,包括由竹原纤维材料制成的圆形纤维层,圆形纤维层的左右两侧面分别粘合有麻布片层,两个麻布片层的外侧边缘处通过缝制形成一体结构。
本发明的竹麻抛光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新鲜淡竹或苦竹,去掉枝叶和根梢,通过专用压轧机压成细条丝状原竹纤维;
2)将步骤1)获得的细条丝状原竹纤维通过成丝机加工成条状原竹纤维;
3)将条状原竹纤维放入处理液中,然后再把条状原竹纤维放入酶剂混合液中浸泡一定时间,以分解纤维中的部分木质素、胶原和糖类;
4)将经过步骤3)处理后的条状原竹纤维放入蒸锅中,进行高温加压蒸煮,经清水冲洗干净后,进行烘干或晒干处理,要求水分小于3%;
5)将经过步骤4)处理后的条状原竹纤维放入植物油液中,以消除竹纤维的吸湿和排湿性,进而稳定竹纤维在各种气候环境下的稳定性,防止发霉返潮,然后通过离心机进行甩干处理;
6)将经过步骤5)处理后的条状原竹纤维投入针刺机中,成型、剪压成所需规格的圆形纤维层,圆形纤维层的两个侧面通过专用工业衣车缝制上麻布片层;
7)将缝制好的竹麻轮进行钻孔修边,然后放入粘合剂中浸泡,浸泡后通过离心机甩干,烘干或晒干后检验包装入库。
本发明的竹麻抛光轮的制造方法,在步骤3)中:所述处理液为银杏果皮汁液和果胶酶的混合植物液体。
本发明的竹麻抛光轮的制造方法,在步骤5)中:所述植物油液是食用菜籽油、茶籽油或棕梠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竹麻抛光轮结构简单,采用竹原纤维和麻布制成,成本低于传统麻布油麻轮,原料来源广泛,制造工艺简单、环保,不需要织布成型加工,性能优于传统麻布油麻轮,节省电力、节省成本、耐磨损性能大大高于传统麻布油麻轮,能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是一种低碳节能产品,是传统抛光轮的理想替代品,现已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后反应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竹麻抛光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竹麻抛光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竹麻抛光轮,包括由竹原纤维材料制成的圆形纤维层1,圆形纤维层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粘合有麻布片层2,两个麻布片层2的外侧边缘处通过缝制形成一体结构,也可以采用自制风布轮机卷压成型。
本发明的竹麻抛光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新鲜淡竹或苦竹,去掉枝叶和根梢,通过专用压轧机压成细条丝状原竹纤维;
2)将步骤1)获得的细条丝状原竹纤维通过成丝机加工成条状原竹纤维;
3)将条状原竹纤维放入处理液中,然后再把条状原竹纤维放入酶剂混合液中浸泡一定时间,以分解纤维中的部分木质素、胶原和糖类;
4)将经过步骤3)处理后的条状原竹纤维放入蒸锅中,进行高温加压蒸煮,经清水冲洗干净后,进行烘干或晒干处理,要求水分小于3%;
5)将经过步骤4)处理后的条状原竹纤维放入植物油液中,以消除竹纤维的吸湿和排湿性,进而稳定竹纤维在各种气候环境下的稳定性,防止发霉返潮,然后通过离心机进行甩干处理;
6)将经过步骤5)处理后的条状原竹纤维投入针刺机中,成型、剪压成所需规格的圆形纤维层,圆形纤维层的两个侧面通过专用工业衣车缝制上麻布片层;
7)将缝制好的竹麻轮进行钻孔修边,然后放入粘合剂中浸泡,浸泡后通过离心机甩干,烘干或晒干后检验包装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道林,未经周道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16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