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芯片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1716.7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3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虞浩辉;周宇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威纳德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32 | 分类号: | H01L33/3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黄明哲 |
地址: | 21334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芯片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GaN和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和大力研究,尤其是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合金和异质结材料,在高温、高频大功率器件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目前,高亮度的蓝绿LED已经研制成功,但是高的穿透位错密度的存在限制了这些器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实现高性能的LED方面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降低GaN位错密度至关重要。
现在国际上普遍应用的GaN基发光二极管主要是异质外延在平坦的衬底上,其中衬底可以为蓝宝石等,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由于没有晶格匹配的衬底材料,GaN基发光二极管都是异质外延生长在蓝宝石、碳化硅或硅等衬底上,晶格常数的差异使外延材料存在着很多的位错,这些缺陷限制了发光二极管的内量子效率;光从外延层进入衬底时,由于界面比较平坦,光的入射角比较小,且GaN和衬底折射率相差不大,导致反射率低,大部分光会逸出到衬底,不能有效反 射回外延层,大大降低了GaN基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
为了提高GaN基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已有多项工作围绕图形化衬底展开,主要是通过刻蚀蓝宝石,制作图形衬底。如公开号为1020080087406、1020060127623的韩国专利,在蓝宝石上制作半球形掩模,在刻蚀蓝宝石得到半球形的图案,上述方法虽然部分减少了外延缺陷和提高了出光效率,但仍然存在如下缺点:由于蓝宝石的折射率为1.8,同GaN的折射率比较相近,当光从外延层进入图形化衬底时,反射率提高不明显,对于GaN基发光二极管出光率的改善达不到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采用该方法可提高芯片的出光效率,从而能有效提高芯片亮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蓝宝石衬底上制作掩蔽层,掩蔽层为SiO2,厚度优选6~8微米。
(2)、在所述掩蔽层上制作光刻胶图案,所述光刻胶图案在掩蔽层表面形成多个单元,各单元之间有部分掩蔽层露出。
(3)、在露出的掩蔽层上进行激光刻线,划至所述蓝宝石衬底,形成释放应力线,该释放应力线将蓝宝石衬底划分为多个芯片单元; 激光刻线所采用的激光波长为200-400nm,释放应力线宽度为2-15微米,划线深度为15-50微米。
优选地,激光波长为355nm,释放应力线宽度为6微米,划线深度为25微米。
(4)、去除所述光刻胶图案。
优选采用去膜剂清洗,清洗时间为10-20分钟。
(5)、以所述掩蔽层作为掩膜,使用磷酸、硫酸的混合液对释放应力线侧壁进行腐蚀,清除划线生成物,其中磷酸、硫酸的体积比为1:3;
优选地,腐蚀温度为300-350℃,腐蚀时间为50-60分钟。
(6)、使用清洗液去除所述掩蔽层,清洗液为BOE溶液或氢氟酸。
(7)、在上述步骤得到的表面具有释放应力线的蓝宝石衬底上生长GaN基半导体外延层,该半导体外延层至少包括N型半导体层、位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之上的有源层,以及位于所述有源层之上的P型半导体层。
制备半导体外延层时,优选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分子束外延、氢化物气相外延等技术。
(8)、对每个芯片单元进行刻蚀,以露出部分所述N型GaN层,然后在露出的N型GaN层上制作N电极、在P型GaN层上制作透明电极和P电极。
(9)在芯片表面制作钝化层,并露出N电极和P电极得到LED 晶片;对LED晶片进行背面研磨减薄,再用裂片机裂片得到LED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的LED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威纳德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威纳德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17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